猫猫足迹:黄山脚下花山谜窟
看到小楼说的北纬三十度是个神奇的纬度,想起我曾经走过的黄山脚下,花山谜窟,也正好是在北纬三十度上。那时,我的身体非常差,心理上也受到重创,尝到了即使你加倍努力,也无法取得期望的结果的味道。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由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于是,在非常的消沉之后,在2005年的暑假里,我决心甩掉手边的所有工作,自费外出参加一个和我有点关系的会议。
会议在黄山附近举行,会后,我独自背起背包,上了黄山。
找到住处,找了一位导游,但我的身体仍旧很差,就在开会的时候还在发烧,所以几乎走不了多少路。坐缆车上山之后,我就只走了很少的一段路。不是我不想走,而是我真的走不动,脚像灌了铅一样抬都都抬不起。导游好心想帮我背包,我告诉他,重的不是我的背包,而是我自己。
幸亏那次我去的时候,黄山上阳光普照,一点云彩都没有,远远近近的景点,在阳光下一览无余,也没有了吸引人的神秘感。所以,只在黄山上过了一天就毫无遗憾地下山了。
山下的宏村,西递,都是游览的好地方,我也都去游览了。
不过,真正吸引我的,却是黄山脚下不远处,新安江边的叫做“花山谜窟”的洞窟群。
当时我的相机有了点问题,好像是我的胶卷不够了吧,或者是由于体力不支,拍的照片都由于手抖而大部分失败,所以我这里发的图片并不是我当时拍照的照片。
新安江边,走过这座观光的索桥,就到了谜窟的入口处。
(只有这第一张是我自己拍的)
[ 本帖最后由 懒猫悠悠 于 2008-12-16 07:35 编辑 ] 花山谜窟位于黄山脚下,在屯溪东郊,距离黄山市府所在地仅有18公里。
花山谜窟,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掩藏于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连绵不断的山体中,目前已探明共有36座。这些形态殊异、大小不等的石窟,或藏于水底,或隐于荆丛,散落在近5平方公里的花山风景区,历经千百年鲜为人知。目前对外公开开放的只有两个,编号为2号窟和35号窟。2001年,江泽民曾经游览过石窟,定名为“花山谜窟”,并为题词。
http://www.siica.org.cn/epublish/gb/paper257/4/class025700002/image/img580168_1.gif
据介绍,这36个石窟,有的敞开在山野阡陌小路边,有的深藏在半山腰荆棘草丛中,有的淹没在山脚江水里,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高或低,隐藏在山体中,各自为窟,互无关联,单口出入,朝向各异。曾有记者找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局精心绘制的1977年第一版《屯溪镇军用地形图》,发现部分石窟已标示在地图上,堪称精确;然而却有至少一半的石窟,奇迹般地逃过了测绘兵的“鹰眼”,没有出现在地图上。 石窟位于新安江畔,新安江下游便是钱塘江。新安江南岸的小山就是花山。它高不过一二百米,看上去宁静葱茏,春天时节山上开满了杜鹃花,因此名为花山,想不到它的下面便掩藏着石窟群。现在石窟的入口,新建了一座横跨在新安江上的斜拉式环溪索桥,将两座青白相间的古徽州建筑风格的桥头堡紧密相连。登上桥头堡的旋转楼梯,经过长达130米,宽1.8米的铁索桥,就进入了花山谜窟风景区。
据说,花山谜窟发掘时找到的历代文物很少,所以很难根据出土文物判明洞窟的开掘年代。曾经发现有晋朝的釉陶器土油灯和唐代及明清时代的日用瓷器和采石工具,但为数都不多。洞中发现了由流水侵蚀岩石中的碳酸钙而形成的钟乳石,专家鉴定这钟乳石的形成年代是大约1700年前,也就是我国的西晋时代。如果钟乳石的年龄是1700年,那么石窟的年代肯定要往前提,因为肯定是先有石窟,然后才能有钟乳石。但是能把开凿年代向前推多少呢?就没人能够确定了。
顺着绿树丛中的石板小路,可以一直进入2号谜窟。2号谜窟呈“楼上楼下”结构,里面比较干爽,但是冷气袭人。据说,里面的温度只有17°C,导游都披上备用的御寒外衣才同我们进入窟内。幸而这个窟不太大,面积为4800平方米,两楼之间原先没有任何通道。二楼的地下长廊宽阔、幽长,环境干爽,洞里回廊曲折,有“大厅”,有“小室”,有“厨房”,有蓄水池。我们在导游带领下,转了“楼下”又转“楼上”,从入口进,出口走,不用走往返的回头路就游遍了整个谜窟。
谜窟中发现了人工刻凿的痕迹。与此类似的凿痕,石窟中一共发现了大约18种。有的似天象中的云鳞、云团和云带,有的似鸟兽的羽毛,有的似植物的叶脉,有的似水波、山皱和雨丝,有的似鱼类的骨架,有的似人体的曲线。凿痕深浅和谐,凿法精细娴熟,排列井然有序。那些凿痕布满在整面整面的窟壁和窟顶上,相当整齐美观。可这是什么时候的凿痕,又是谁留下的呢?
[ 本帖最后由 懒猫悠悠 于 2008-12-15 21:49 编辑 ] 在2号窟里,导游指给我们看一面自然平整的石墙,这面石墙是没有凿痕的。宽3米,高2米,呈现为扁长方形。整座石窟的石壁和石顶都是灰白色的,这块石壁却呈现为褐黄色、黑色和白色交织铺成的图案,简直就是一幅《秋色图》的“天然壁画”。画面大部分密布被褐黄色的秋叶图案,如层林尽染;黑色的树木、山峰和古代民居轮廓线条恰到好处地点缀在秋叶丛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古民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近处,一条白色的小河从古民居前穿过,这无疑就是位于石窟外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我现在已经找不到和那面石壁有关的图片,但是那面石壁我真切地看到过。 当时我去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的彩灯照耀点缀,洞里只有白色和蓝色的灯光。2号窟比较干爽,也比较宽而矮,令人惊讶的是洞中的宽敞。从矮小的山峦外面看,你无法想象这里的山腹中有如此广阔的山洞。洞中的石块开凿以后去了哪里?也是一个无解的千古之谜。 开放给游人的只有2号窟和35号窟。35号窟宛如一个地下宫殿。石窟只有一层,大约1.2万平方米,深达176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洞内还时时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潭水,常年不枯。据说,发现这个洞窟的时候,人们花了好多天时间抽水,把水抽干,人才可以进入。现在的35号谜窟内部也还保留有好几个幽深的水池,在灯光的照耀下,深蓝幽暗。我们一进去,眼镜就蒙上了一层水汽,冰冷的雾气像低低的云一样在洞窟内盘旋,向洞的深处看去,朦朦胧胧的,里面的人好像活动在云雾梦幻中。
[ 本帖最后由 懒猫悠悠 于 2008-12-15 21:07 编辑 ] 洞内,26根(一说为24根)石柱顶天立地,成品字形排列,撑起洞府天地,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中的石房群、石床、石桥和石雕阁楼巧妙分布;导游叫我们注意在石柱的底部,还有类似靴子模样的箭头,不论石柱在哪里,靴头都指向洞口的方向。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一石窟呈大斜面开凿,非常壮观,斜面形成的坡度大约为45°左右,宽达15米,长达30米,斜面表面石壁上有清楚的凿痕,一行行密存的横向直线形凿痕线条笔直且没有任何中断。斜面的坡度刚好与被开凿的山体坡度一致,几乎把整座小山都掏空了。古人是凭借什么仪器准确测量出斜面坡度,并保持与山体的高度和坡度比例恰到好处的呢?这么大的洞窟,人在洞内活动、说话,一点回声都听不到。古人是用什么工艺避免了洞内的回声的呢?
Monkeys8; 好美··
有空也去瞧瞧··· 整座洞窟,从开采的痕迹和现在还遗弃在洞内的石料看,均按1尺见方,4米长的整料开采的,很是讲究。如果仅仅是挖洞,就不会按照一定的规格来开采石料。但是,在这里开采下来的石料又都用到哪里去了呢?据粗略估计,仅已探明的一个石窟开采的石料就有几十万立方米,足够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的200公里的石路;可是,经过探查,在石窟周边地区并没有发现采用这些石料的任何建筑。此地的石料均是粉砂岩,并不适合做建材,那么开采下来的石料都到哪里去了呢?朋友们如参观过北京明十三陵,可能听导游说过,明十三陵所用的建筑材料,有这样的相关记载:取自株州的木材、花山的石料(明十三陵的石料就是粉砂岩,正好和花山的石料质地相同)。我们权当明十三陵的石料用的就是屯溪花山的石料,但那又能用多少呢?更多的花山开采下来的石料,谜一般地不知去向了。
35号谜窟洞窟入口处摆着几个柜子,展示着洞中出土的几件文物,据说从晋朝、唐朝到明清时期的文物都有一些。但是这么大的石窟,里面只有这么几件文物,不能不说少得可怜。巨大的人工石洞里既无壁画、无文字,又无佛像,整个石窟群,没有文字记载,也不见于历史的记述。这些洞窟,究竟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而开凿的呢?它的石方量这么大,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够完成,也不是民间的能力所能达到的,它应该是一个官方的工程。可是,这么大的工程,我国古代历史典籍上丝毫没有提及过。至于地方文献,无论是安徽的《徽州志》,还是附近的县志、村志上,对此也没有任何的记载。如果它是一个官方的工程的话,它又是一个隐秘的工程。假如是这样的话,这个石窟群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太好了。
花山谜窟的未解之谜太多了。人们把北纬30°线称作“神秘线”,这是因为世界上的许多神秘莫测、鬼斧神工的世界奇观的地理位置,正好都处于这条神秘线的附近。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死海、撒哈拉大沙漠、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三峡和三星堆文化遗址……都在这条线上。“花山谜窟”所在的位置,介于北纬29°39′34″到29°47′07″之间,属于神秘线的范围,是神秘的北纬30°线上的又一个世界奇观。
(图片来自互联网) 防空洞洞?
。。壮观!
猫猫又来玩了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