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 19种版本的卡农canon
<DIV style="LEFT: 0px; WIDTH: 650px; POSITION: relative; TOP: 15px"><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30 cellPadding=0 width=650 border=0>
<TBODY>
<TR>
<TD>
<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0 width="100%" border=1>
<TBODY>
<TR>
<TD>
<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1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0 width=530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530 bgColor=#999966>
<div align="center"><br>
<br>
</div><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600030 size=4><b>史上最全 19种版本的卡农canon</b></FONT></p><br>
<P align=center></P><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b>卡农简介:</b></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JohannPachelbel(1653~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Pachelbel(帕海贝尔,1653-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andGiguein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从来没有哪一首音乐能象卡农,准确地说,是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Canon),让我如此疯狂地迷恋,伴随我生命过程中的所有快乐与忧伤。</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有个同样热爱卡农的国外朋友,在他专门为这首音乐制作的网站上写道:“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直达灵魂”------对我来说,每次聆听卡农,感受是同样地刻骨铭心,尽管我已经听了它不下数千遍,尽管我有近40个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会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听,让自己沉醉,然后莫名感伤,接着沉默,思绪开始发呆,沉溺在感动之中。</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我曾经说,我将遇见我的死,为200年前的音乐泪流满面,因为聆听卡农;当年年轻的帕赫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CanoninDMajor)。准确地说,作为一种曲式名称,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一如人世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相爱的两人生死相随,缠绵至极。</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在帕赫贝尔的卡农诞生后约三百年,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凡夫俗子》的配乐,首次进入流行文化和大众视野,至今魅力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作品,却也因此被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在其名作《恶俗》中列为恶俗音乐。尽管如此,人们丝毫不减对卡农的热爱,在生命的某个幸福或不幸福时刻,仔细聆听卡农,体会其中包含的无穷音乐元素,一种淡淡的忧伤油然而生,却又携带着一丝甜蜜和安静。《诗经》里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此般安宁的追求,地老天荒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卡农所要表达的呢?</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第一次聆听《卡农》,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重回工厂,伴随着柔美的旋律,重温帕海贝尔、乔治·温斯顿、我的野蛮女友……</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卡农其原意为“轮唱”,是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其特点是同样的旋律被一个或多个声部重复,同一调或相关调彼此在时间上重合,也就是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原版《D大调卡农》一般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两个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最后光辉地结束,纵观全曲,曲式虽严谨,但作曲家却能在严格的形式中作自由的变化,作曲技巧令人叹为观止。</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这部作品在一开始是按照原本演奏的,但后人在大致保留原作结构的前提下,做了许多种编曲,以适合吉他、管风琴和室内乐团。在刘嘉玲代言的SK-II广告系列中,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背景音乐是很简单的八个音在重复,其实这八个音就是卡农的前奏!有一年家庭伦理片《凡夫俗子》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它的配乐就是这首卡农。当全世界的影迷醉于剧情的时候,也爱上了这首在悠然不动中却脉动着勃勃生机的作品。</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当全智贤的钢琴声在大学阶梯课室里响起的时候,满脸尴尬的车太贤情不自禁穿过人群,将准备以久的玫瑰送给全智贤。这时满场一片喝彩鼓掌之声。</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全智贤弹奏的这首曲子,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优雅流畅的钢琴独奏,就是改编自GeorgeWinston(乔治·温斯顿)的专辑《December》中的"VariationsontheKanonbyPachelbel"。乔治温斯顿,1949年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作曲家兼钢琴家,自1972年录制个人首张专辑演奏专辑《BALLADS&BULES》至今,其柔美优雅极富文人气息的清新曲风,使乔治温斯顿成为先时代音乐界中极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他的《森林》专辑荣获1995年格莱美音乐大奖。《December》是他四季四张专辑里的最后一张,也是最闻名的一张。</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但是故事没有完,既然音乐名"VariationsontheKanonbyPachelbel",也就是说,这是乔治温斯顿改编Pachelbel(帕卡贝尔)的Canon(卡农)。</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什么是卡农?其原意为“规则”。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其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FONT></p><BR>
<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b>约翰·帕赫尔贝尔</b></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1653-1706</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早年随施韦默尔(Schwemmer)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一所学校。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StStephen"sCathedral)管风琴师克尔(Kerll)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爱森纳赫(Eisenach),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8年之后,J.S.巴赫在这里诞生。1678年至爱尔福特(Erfurt)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J.C.巴赫(JohannChristophBach,J.S.巴赫的兄长,并在双亲去世后成为J.S.巴赫的监护人)。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Stuttgart)和哥达(Gotha)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StSebald"schurch)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帕赫尔贝尔是巴赫之前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众赞歌前奏曲把北德宗教性较强的旋律移植到南德较为抒情的音乐气氛中去,自成一体。</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帕赫尔贝尔最有名的作品是约作于1680-1690年的《D大调卡农》,最初完成时是一首《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andGigueinD),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乐器写成,但只有《卡农》广为流传,此曲注重对位、编排,如同自然、数学公式般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给人以宁静、平和和鼓舞,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帕赫尔贝尔作品的体式和技法,对J.S.巴赫有很大影响</FONT></p><BR>
<div align="center"><br>
<br>
</div><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b>Canon的版本:</b></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最原始的当然是四重奏Pachelbel先生的CanoninDmajor</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66年维也纳音乐节又演奏了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Canon版本,有一点点的是加了一把小提琴。</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85年George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变的钢琴版本。</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87年出了个吉他天皇Nicolas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Canon(GuitarbyNicolasAngelis))</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92年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式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CanoninD。</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95年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变的Canon。</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97年全智贤出了张专辑叫Pureapple,第六首便是全智贤亲自演绎的。</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FONT></p><BR>
<P align=center></P><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b>曲目:</b></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Pachelbel's Canon (Flamenco) 巴哈贝尔的卡农 佛拉门戈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2、Pachelbel's Canon (Piano) 巴哈贝尔的卡农 钢琴版 (演奏 George Winston 乔治·温斯顿)</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3、Pachelbel's Canon (Violin) 巴哈贝尔的卡农 提琴四重奏版(弦乐四重奏版) (此为最原始版本)</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4、Pachelbel's Canon (Harp) 巴哈贝尔的卡农 竖琴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5、Pachelbel's Canon (Electric Guitar) 巴哈贝尔的卡农 电吉他版 (视频)</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6、helbel's Canon (Flute) 巴哈贝尔的卡农 长笛版 (演奏 James Galway 詹姆斯·高威)</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7、Pachelbel's Canon (Children) 巴哈贝尔的卡农 童声合唱版 (视频)</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8、Pachelbel's Canon (In D Major) 巴哈贝尔的卡农 D大调</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9、Pachelbel's Canon (Rock) 巴哈贝尔的卡农 摇滚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0、Pachelbel's Canon - DEPAPEPE炫技吉他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1、Pachelbel's Canon (Rap) 巴哈贝尔的卡农 饶舌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2、Pachelbel's Canon (Love Is Color) 巴哈贝尔的卡农 《Love Is Color》版 (演唱 Sarah Conner)</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3、Pachelbel's Canon (EVA) 巴哈贝尔的卡农 新世纪福音战士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4、Pachelbel's Canon (O2Jam) 巴哈贝尔的卡农 劲乐团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5、Pachelbel's Canon (London String) 巴哈贝尔的卡农 伦敦弦乐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6、Pachelbel's Canon (Flute & String) 巴哈贝尔的卡农 笛和弦乐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7、Pachelbel's Canon (Cello) 巴哈贝尔的卡农 大提琴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8、Pachelbel's Canon - 八音盒版</FONT></p><br>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 19、Pachelbel's Canon - 三支木吉他重奏版</FONT></p><br><br>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600030 size=2>试听:1、Pachelbel's Canon (Flamenco) 巴哈贝尔的卡农 佛拉门戈版</FONT><p><br>
<center><iframe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width=330 height=86 src="//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2&id=478507889&auto=1&height=66"></iframe>
<br>
</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DIV></DIV> 制作不够精良,画面出格了。 已经修正好了啊 原帖由 小楼 于 2009-1-30 16:40 发表 http://www.kltx.net/images/common/back.gif
已经修正好了啊
看见了。因为这里使用窄幅页面,制作的时候需要特别留意的哦 还有一个意见:建议首页四格点击时不要另外打开窗口,这样浏览不方便,消耗网站资源较多;另外,点击首页四格的标题进入帖子时没有使用缓存,建议改进。 原帖由 h5n1 于 2009-1-30 16:47 发表 http://www.kltx.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一个意见:建议首页四格点击时不要另外打开窗口,这样浏览不方便,消耗网站资源较多;另外,点击首页四格的标题进入帖子时没有使用缓存,建议改进。
收到。我去修改一下。 good ..谢谢。。来下了 挺伤心的。
本以为这个帖子已经很全面了。
可是居然发现百度里面有个100多种版本的卡农。。我崩溃 不错,学习学习。。。。。。。 alww15; alww15;
慢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