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DmitriShostakovich(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所以本人借本贴向前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表示敬意!
在那副厚厚的眼镜片后面的眼神中究竟隐藏了些什么?这几乎是所有聆听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音乐的人都要探讨的一个问题,而答案其实特别简单:他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思想,这是当我们揭开其音乐的外表之后所见到的最实质的东西。那么应该是怎样的情感和怎样的思想呢?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必被搞得过于玄奥,事实上,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理解肖斯塔科维奇音乐背后的真实含义,至少要比一个欧洲人容易得多。
历史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因为它属于过去时;未来尽管可以被人们所把握,但遗憾的是它又常常成为历史的轮回。就像沙皇时代俄罗斯社会的专制性也轮回到了肖斯塔科维奇所生活的年代中那样,这对于这位作曲家来说是极其不幸的,不过却反过来造就了他的伟大,这恰恰形成了一种反讽。肖斯塔科维奇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位遵循传统的作曲家,这是对他的一个误解,事实上他在创作中大胆使用了许多现代作曲技法,包括勋伯格(1874-1951)的十二音体系,肖斯塔科维奇曾表示,只要是顺应作品的理念要求,那么为达到既定目标便可采用任何创作手段;不过他对现代技法的运用极其巧妙,总是与传统调性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让音乐在不和谐与和谐之间游移,这样,使他既坚持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来自于上层的要求。即便这样,他还是不时遭到来自于官方的责难和攻击,因此他不得不在表面上表示屈从,以解除性命之忧,然后将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思想隐蔽在自己音乐的最深处。
肖斯塔科维奇首次遭到来自政府的批判是由于《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这部歌剧根据俄罗斯十九世纪著名自然主义文学作家尼古拉·列斯科夫(1831-1895)的同名中篇小说谱写,1934年1月首演时大获成功,之后两年内盛演不衰。1936年1月,斯大林亲临歌剧院观赏,随后,《真理报》很快便刊登了诋毁这部歌剧的文章《混乱代替了音乐》,宣称它是不健康的、庸俗的、拙劣的、无调性的畸形怪物,对其批判的焦点是所谓“形式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感伤情调”。但事实上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悲剧性作品,它包含了对道德和人性的评判,以及对女主人公心理历程的描写。——歌剧中的卡捷琳娜已经不再是原来小说中的那个堕落的女人,而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聪明的女人”,心中怀着追求真实人类情感的强烈渴望,肖斯塔科维奇说:“她之所以要犯罪,实际上是对使她陷于无奈境地的生活所作的一种反抗。”她确实为爱情而杀了人,但是那些被她杀死的人同时也是杀害她的凶手,卡捷琳娜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按照这样的解释,这部歌剧在当时的苏联社会中显然纯属“异端”之作,更何况这部歌剧还引导人们去思索一些问题。
由于《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受到批判,而当时正值肃反运动期间,肖斯塔科维奇担心自己有被逮捕的危险,于是断然撤回了正准备首演的《c小调第4交响曲》。——这是一部狂野而富于悲剧性的作品,并充斥着神经质的狂乱,但在当时,一切具有“悲观”色彩的东西都会被认为是宣扬“中产阶级颓废思想”,所以,肖斯塔科维奇将它撤出演出是一个明智之举。当时有报道说,曲作者将这首交响曲收回是因为对它不满意,肖斯塔科维奇对这样的说法听之任之,甚至鼓励这种瞎说,而当这首交响曲在经历了漫长的二十五年禁锢之后终于得以面世时,他连一个音符都没有改动。1937年,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一部“乐观”的作品,即被他自己称作“一个苏维埃艺术家对于正确批评的具体回答”的《d小调第5交响曲》,它具有简单而宏伟的风格,特别重要的是,它有着一个令人瞩目的快乐结局,这使得它立刻受到热烈的欢迎,《真理报》上称它“呈现出宏伟的展望和哲学的探索”,肖斯塔科维奇亦因之重获当局的“恩宠”。而事实上,第5交响曲与第4交响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它们甚至共用了一个主题;肖斯塔科维奇在晚年谈到这部交响曲时说:“我想每个人都知道在第5交响曲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种欢腾气氛是强挤出来的,是在威胁之下捏造而成的,……这就好像有人用棍子打你,说:‘你的工作就是要快乐,你的工作就是要快乐。’而你站起来,浑身颤抖,口中喃喃有词地离开:‘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快乐,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快乐……’”——按照法捷耶夫(1901-1956)的说法,第五交响曲的终乐章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1938年5到7月间,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自己的第1首弦乐四重奏(C大调),他开始找到记录心灵世界的最好方式,在今后的岁月里,又先后创作了14首,它们堪与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相媲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8月,德军开始围攻列宁格勒,这一年年底,肖斯塔科维奇完成《C大调第7交响曲“列宁格勒”》,第二年8月9日,在仍旧被德军包围之中的列宁格勒举行了这首交响曲的演出。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彼得格勒,沙皇时代的俄罗斯首都,肖斯塔科维奇的出生地,在1943年迁居莫斯科之前,他一直生活在此,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这首交响曲仅仅看作是关于列宁格勒之役的写实性作品,它还包含了曲作者对这个城市的深刻情感,以及他在这个城市里所经历的一些事件的影子。第七交响曲成为备受欢迎的作品并不意味着人人都真的理解它,肖斯塔科维奇后来曾表示:“……令我感到气馁的是人们并不太能了解它的意义;可是在音乐里一切都很明白”,他还指明:“第七与第八交响曲是我的安魂曲”。《c小调第8交响曲》创作于1943年,当时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转向苏联一方,人们已经见到了胜利的曙光,而这首交响曲却反映了“战争的悲惨和恐怖”,并意味深长地引发出对人类战争的宏观性思考;作品的悲剧性立刻招致众多非议,甚至被指责站在了纳粹德国一边。随后于1944年完成的重要之作《e小调第2钢琴三重奏》,是肖斯塔科维奇为纪念在战争期间亡故的密友、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成员索雷亭斯基而创作的,它记录了作曲家与亡友的真挚情谊,同时也继续了第八交响曲的思考,其终乐章的灵感据说来自于一则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报道,报道中描述了纳粹逼迫即将被处死的犹太人在自己的坟墓上跳舞的情景。
当战争接近尾声时,人们期待肖斯塔科维奇能够创作出一部颂扬斯大林和苏联人民伟大胜利的大型交响乐,作曲家原本也打算写一首类似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那样的作品,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1945年,肖斯塔科维奇完成的《降E大调第9交响曲》成为他最短小的一首交响曲,总长度不到二十五分钟,作者称它为一首“活泼愉快的小曲”,那里面既没有合唱,也没有独唱,更没有颂歌。战争结束不久,文化领域的第二次肃反运动便展开了,在音乐界,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等人,肖斯塔科维奇被解除了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的职务,他题献给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a小调第1小提琴协奏曲》遭到“延期演出”的命运,声乐套曲《犹太民谣》也被拒演。它们是完成于1948年的两部杰作,《a小调第1小提琴协奏曲》专注于非常个性化的风格,共有四个乐章:夜曲、谐谑曲、帕萨卡里亚和滑稽曲,这样的结构安排非常鲜见,并且在第二乐章的一个动机中,肖斯塔科维奇第一次嵌入自己的音乐签名“DSCH”,以示拒绝在艺术上的任何妥协——这样的签名后来还出现在他的其它几部作品当中;《犹太民谣》的11首歌曲:《哀悼死去的婴儿》、《为琐事烦恼的妈咪和婶母》、《摇篮曲》、《长久分离之前》、《预兆》、《被遗弃的父亲》、《贫困之歌》、《冬天》、《好日子》、《少女之歌》和《幸福》,表现了犹太人的苦难与欢乐,这部套曲是作曲家对斯大林反犹太意识的抗议。
1950年,为纪念J.S.巴赫去世两百周年,莱比锡举办了第一届巴赫大赛,来自苏联的钢琴家尼古拉耶娃以演奏巴赫的全部《平均律钢琴曲集》而获得第一名,这件事触发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灵感,他创作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钢琴曲集《24首前奏曲与赋格》。尼古拉耶娃后来成为这一曲集的权威诠释者,她曾两度把它录制成唱片,并且都备受乐迷们推崇。但这部作品的作者在当时很快又遭到了指责,罪名诸如“追随西方新古典主义倾向”和“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指责有时候自相矛盾,创作于十年前的《g小调钢琴五重奏》第二乐章也曾使用了“赋格曲”,却获得了“斯大林奖”。《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一部值得仔细欣赏的作品,因为音乐历史上除了巴赫,只有肖斯塔科维奇写出了这样的曲集,所以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下面是其中四首乐曲的简介:第1首(C大调),音乐总体上宁静平缓,“前奏曲”具有很明显的萨拉班德舞曲节奏,并使用了一首俄罗斯民歌《黄莺歌唱幸福》的旋律,“赋格曲”采用了作者的清唱剧《森林之歌》中的一个优美旋律。第7首(A大调),“前奏曲”采用了库朗特舞曲风格,音乐如流水般清澈,“赋格曲”以《森林之歌》的终曲“颂歌”作为素材,旋律清新明快。第14首(降e小调),曲集中的完美之作,整体上具有悲剧性格,“前奏曲”以左手弹奏出钟声般的震音,右手演奏出一个低沉的旋律,“赋格曲”有着俄罗斯民歌的味道,而听来却又有着圣咏的音调。第24首(d小调),“前奏曲”开始显示出辉煌的色彩,后转为抒情性旋律,“赋格曲”相继出现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延续了“前奏曲”的抒情性,第二主题相对欢快,两个主题发展为二重赋格,最后达到庄严而壮丽的高潮。
1953年伊始,发生了所谓医生谋害斯大林的事件,被指控谋杀的医生中大部分是犹太裔人士,所幸的是斯大林不久之后(2月25日)便去世了,一场新的大清洗才得以避免,苏联社会也从此进入思想解冻时期。这一年年底,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首弦乐四重奏终于得以上演,其中作于1949年的第4弦乐四重奏(D大调)黑暗而压抑,结局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完成于1953年初的第5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构架庞大,预示了在斯大林死后不久创作的《e小调第10交响曲》。——令乐坛震惊的第10交响曲,按照肖斯塔科维奇的说法,它表现的是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第二乐章“谐谑曲”是斯大林的音乐肖像,它暴戾、邪恶、令人恐惧,但如果我们仅仅把视线停留在这一点上,势必会造成对这一作品的简单图解式的认识。从整体上看,这首交响曲是作曲家对自己所经历过的无边苦难的写真,它混杂着绝望、挣扎、还有希望,在末乐章里,呐喊终于穿透了死寂,最后的结局是“DSCH”的胜利,亦即肖斯塔科维奇的胜利。然而,来自于过去的恐怖是永远无法被彻底抹去的,它会不时在梦中出现将人惊醒,肖斯塔科维奇后来的音乐中始终潜藏着昔日的阴影,他潜意识中再现的噩梦时常通过音乐流露出来。在斯大林死后,肖斯塔科维奇完成的重要作品还包括:纪念1905和1917年两次革命的第11和12交响曲,绝对个性化的第13至15交响曲,记录内心独白的第6至15弦乐四重奏,以及《升c小调第2小提琴协奏曲》、《F大调第2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和G大调两首大提琴协奏曲,还有最后的作品《中提琴奏鸣曲》和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诗篇组曲》等。
完成于1962年的《降b小调第13交响曲》是一部极具叛逆性的、令人激动的作品,它以赤裸裸的方式传达出对人性的呼唤,但对于当权者来说,它太具煽动性,因而在同年12月18日首演之后立刻遭到禁演。交响曲选择了俄罗斯年轻一代诗人叶甫图申柯的五首诗篇作为五个乐章的内容,使用了男低音独唱、男低音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巴比沟》:交响曲第一乐章,它强烈斥责了反犹太主义,“巴比沟”是二战期间被纳粹杀害的数万名犹太人的坟场;《幽默》:赞叹幽默的力量,表达了对权力的蔑视;《在小店里》:描写俄罗斯妇女们的辛劳生活,和她们的无奈;《恐怖》:表现世间男女在专制统治下的苦难与恐惧,以及对美好时代的期盼;《事业》:赞颂伽利略和托尔斯泰,他们不懈地追求真理,从不畏惧于坦陈真相。指挥家康德拉申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指挥了这首交响曲的首演,那天,音乐厅外的整个广场都有警察站岗,音乐厅内听众爆满,真可谓盛况空前。当时有人记载道:“在第一乐章《巴比沟》演奏完后,场内就爆发出一阵掌声。当长达近一小时的作品结束时,喝彩之热烈,为素来所罕见。……肖斯塔科维奇与叶甫图申柯相继走上台去谢幕,看见这一对相差一代人、并为了同一个理想——人类的精神自由——而奋斗的艺术家站在一起,观众已经为之而疯狂,有节奏的掌声如狂潮般地响起,这是俄罗斯人表达热诚时的加倍音量的掌声,人们有节奏地呼喊着他们的名字。——‘肖斯塔科维奇’——‘叶甫图申柯’,这两个名字响彻了整个大厅。”
让我们就在这样的热烈气氛中结束这篇文章吧。——此刻,我想到米开朗基罗的诗篇《不朽》中的诗句:“……我活在你之中,……我活在所有满怀爱的人们的心中”。——这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后向世人所预言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