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人们通常很容易接受浪漫主义以前的音乐,认为和谐、悦耳。但是听到表现主义音乐时,不知道应该怪自己的耳朵,还是感叹“这音乐不是为我而作”。起初我自己也会有这些感受,仿佛走在丛林野壑,不知下一步有无陷阱,一种惊慌、不安、烦躁、沮丧,伴随着我。但是,当你仔细安下心来听的时候,你能听到挣扎、迸发、反抗!表现主义时期的风格就是这样:揭示!夸张揭示现实生活的残酷,但是能让你感觉到真实,感觉到生活就是这样!勋伯格说:“艺术是那些自身体验到人类命运的人的困苦的呼喊。”④(转自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P81)这与莫扎特的艺术就是另一个世界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逃避的态度,让音乐永远表现美好!一个是接受的态度,让音乐揭露黑暗!这两种音乐观念不能够说孰是孰非,因为毕竟他们想传达给听众的是不同的思想。我认为莫扎特也会看到社会的一些黑暗,但是他认为如果再把音乐也创作成让人绝望的样子,那人民会没有了希望,没有美好憧憬。就算是社会非常黑暗,他也要试图让听众在听他的音乐时会感到生活在幸福的花园里。而勋伯格认为音乐就要正确、真实的传达给听众社会的面貌,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他“刺激”着听众的耳朵,也“刺激”着听众的心灵。
从美学角度看,表现主义强调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的主体情感,否定现实世界及其客观性在艺术中的价值。它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趣味体现着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观念。它的这种艺术主张与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浪漫主义的情感表现意识在表现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中被推向了极端,表现主义更激进地强调主体情感与外界现实世界相异的一面,主张在艺术创造中排除对客观现实因素的模仿,而将纯粹主观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情感体验付诸于形式。这样一来,先前浪漫主义中所包含的某些现实因素就被彻底过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化的主观情感表现论。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一方面强化了浪漫主义美学的情感表现观念,同时,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较大的突破。勋伯格指出:“艺术价值所要求的可理解性并非仅仅为了理性上的满足,同时也是为了情感上的满足。然而,无论创作者要激发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⑤(转自《音乐与情感——从新古典主义和表现主义谈起》) 他认为艺术的本质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
那么,对勋伯格来说,真实就是美,越能接触到人的精神本质的艺术,就是美。他的《华沙幸存者》是一部揭示了纳粹残酷行径的作品,在尖锐刺耳的、令人绝望的声音中,最后升起的是表现了人类尊严的一首合唱,它强烈地震撼着听者的心,使我们痛恨战争和杀戮,渴望和平与自由,这种强大的精神震撼力,就是美。这种观念与那种狭隘的、认为音响和谐、旋律流畅、节奏明快就是美,不是一个概念。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目标:他们自信唯有表达主观的艺术,才能敢于生活,转变和更新社会。可以说表现主义艺术家都对社会存有忧患意识,对于社会的不满他们不是选择了逃避和去用作品安慰人们,而是强烈的揭示,让人们看清社会的黑暗,他们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就应该是生活的真正反映,这绝不亚于旋律和内容的“美”。
“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它把作者内心中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情感的激荡。”⑥(转引自彼德•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真正的音乐是“发自内心”,也将“回到内心”的。它是因为作曲家面对这美丽的世界,又或这残酷的现实,各种强烈的感情积于心,而苦于没有诗人的文采,改而借助这更加自然的方式把心中的激情流于音符。由此可见:无论是被我们认为好听的还是不好听的,它都是艺术家传达给听众们的真实感受。
(四)
我认为,无论是表现主义音乐还是表现主义以前各流派的音乐,不能一概的只是以好听,不好听来判断好坏。有的人会说接受不了表现主义的音乐,你有没有想到,我们从小就是听着贝多芬、莫扎特成长起来的,音乐欣赏感觉也定位在古典、浪漫时期了。要是我们从小就听表现主义时期的音乐,是不是就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呢?
无论是什么时期的音乐,自然是在其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我们要理解一部作品,应当先理解其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缘由。这样把自己放到当时的环境当中去,理解作曲家的思想,自然而然就能接受了。也许表现主义过于消极,但是他给人们的警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我们只以自己的习惯简单地排斥不熟悉的东西,那样会导致自我封闭。而是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了解新的事物,然后再做出自己的评判。
什么才是音乐的“美”,也许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对于“美”本身,人们就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喜欢的或暂时接受不了的东西,只能说它不是为你存在的。但也不要盲目肯定所有的东西,只要有选择的接受。一切美好都在存在于我们身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