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15年后再次回来的你2008岁末录音特别节目2009,我们一起走过一起来听好音乐这一季不唱寂寞
楼主: 小楼

爱乐朋友的福音 - 西方古典音乐完全入门手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31)——莫扎特的交响曲创作 之二
  
  三、第一部公认的杰作——《g小调第25交响曲》
  
  时间行进到1772年十月,莫扎特父子又一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直到第二年3月中旬才回到故乡萨尔兹堡。在返回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莫扎特写下的几首交响曲作品,都拥有非常浓郁的意大利风味。这些作品包括降E大调的第26号(K.184/161a)、C大调的第22号(K.162)、G大调的第27号(K.199/161b)以及D大调第23号(K.181/162b)。很有意思的是,这几首曲目都是三乐章的结构,似乎与传统的意大利歌剧序曲构架相一致,或许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诞生前的那次意大利旅行对于莫扎特的影响。作曲家这一时期的交响曲作品,在如今看来虽然并不出名,但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其中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技法已经越来越丰富。
  
  1773年10月起至第二年,莫扎特又创作了一大批交响曲,其中包括降B大调第24号(K.182/173dA)、g小调第25号(K.183/173dB)、D大调第30号(K.202/186b)、A大调第29号(K.201/186a),此外创作日期不确定的C大调第28号(K.200/189k)通常也被归入这批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五部交响曲在当代被演出、录音的频率,远远超越了作曲家早期的那些作品。可以说,以这批曲目为标志,作曲家在交响曲创作领域走入了成熟期。
  
  在这五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又以《g小调第25交响曲》最为耀眼,不但因为其诸多方面显现出的与众不同和超群品质,更因为它是作曲家的第一部小调交响曲。在当时,小调音乐的数量相对稀少,因为相比大调性,小调作品在风格上往往显得严肃、忧郁、深沉,不符合大多数王公贵族用音乐追求优雅、嬉闹的肤浅初衷。不过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小调作品,尤其是小调交响曲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热潮。在讲述海顿的时候,我们曾向大家介绍过“狂飙运动”这个词,交响曲之父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大批曲目都是小调性的,典型如1772年写下的《升f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崇尚自然和个人主义的“狂飙运动”在当时骤然席卷了德国和奥地利的乐坛,成为当时一股无法阻挡的艺术趋势,并演化成一种“时代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也逐渐认同并接受了“狂飙运动”为音乐创作所带来的这股新风气。所以音乐学者们公认,莫扎特在1773年写下的这部《g小调交响曲》,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狂飙运动”或者海顿同期某些作品的影响或者启发,年仅17岁的青年作曲家从来不甘人后,他试图用自己独特的音乐灵感投入到“狂飙运动”的洪流中去。
  
  这部作品一开始的四个小节中,那种动荡不安的切分音便显现出《g小调第25交响曲》带有了独特而鲜明的“狂飙”特征,在旋律的线条处理上,显现出巴洛克音乐的遗风,显得躁动和粗犷。仅仅是这个起始,与作曲家此前或此后创作的那些具有热烈、辉煌气质的宫廷式开场,就有着极大的不同。随着曲目的行进,我们会越发感觉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迥异个性。在这个乐章随后的反复部分中,双簧管独奏表现出的长音,凄凉而哀伤;第三部分转为大调,持续着敲打的声响,有驱近的感觉。总揽这部交响曲的整个第一乐章,充满着激动不安、沉重紧张的情绪,这在莫扎特此前创作的数十首交响曲中是极其少见的,尤其是莫扎特对于尾声的处理,更加重的旋律的悲剧色彩。同时作曲家还曾指出,为了充分体现出这一乐章的份量,前后两个半阙都必须再作反复,以严谨且相对庞大的结构加深其效果。所以如果完全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去演奏,那么《第25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在长度上相比莫扎特此前的所有交响曲创作,篇幅是最长的,甚至这一个乐章的长度便抵得上早期交响曲整部作品的长度。
  
  第二乐章是传统的慢板,在这里莫扎特用巴松管担任主角,与弦乐器进行巧妙地应答。舒缓的旋律以及巴松管那略显柔软、昏暗的音色,让这个乐章充满着一种奇特的忧郁气质——优雅中略显一丝阴沉、平静中显出一份抑郁,虽然音乐本身并不激烈,但却充满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以整齐而庄严的齐奏开始,但听众可能感觉不到这段舞曲中有多少欢快和愉悦的气氛,因为g小调的旋律充满着悲苦的诉求。莫扎特在中段将音乐转为G大调,管乐器奏出了一段相当恬静优美的旋律,冲淡了原本哀伤的气氛,但接着又回到乐章开始部分的旋律,似乎短暂出现的阳光重新被乌云所遮掩,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这部交响曲总体风格上是一出悲剧,而非喜剧。
  
  快板的终曲乐章为奏鸣曲式,它义无反顾地回到第一乐章严峻、紧迫而躁动的气氛上,不过更多了一份斗争气氛。乐章的开始部分是急切的管乐弱音齐奏,但紧接着乐队的齐奏喷薄而出,似乎是前面三乐章强烈压抑后的一次集中爆发。然而即便是爆发,g小调的旋律却让快捷、强烈的音乐始终贯穿着一种隐藏于表面之下的压抑气氛。偶尔的抒情段落会带来片刻的松弛,但却总是稍纵即逝,以至于灰暗的色调始终笼罩着整个乐章。
  
  人们喜欢用“音乐世界里永远的阳光”来形容莫扎特的作品,然而在不少听众听来,作曲家最动人的恰恰是一些缺乏阳光气质的旋律,这部《g小调第25交响曲》便是很鲜明的例子,它被公认为莫扎特青年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若干年后莫扎特写成的另外一部g小调作品《第40交响曲》为作曲家带来了更广泛的声誉,类似的杰出小调作品还有著名的《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d小调安魂曲》等。《第25交响曲》应该是莫扎特在小调作品中问世最早的一部,当然这并不代表它是作曲家在狂飙运动中初露锋芒的产物,实际上在创作这首交响曲之前,莫扎特已经在自己的一些早期歌剧作品中对小调音乐有过一些小规模的尝试。
  
  这部小调交响曲阴郁表面下所蕴藏的激情本质,使其与早期那些气质明朗、宫廷气息浓郁的大调作品相比,在音乐气质上显得更为感性而深刻,或许这就是莫扎特小调作品在某些听众心目中显得更为动人的原因之一。比较难以想象的是,在作曲家17岁的青春年纪时,莫扎特何以能孕育出如此这般和自己年龄、经历都不相符合的、拥有独特气质的旋律,或许这只有上帝或者作曲家自己才能解释。后世学者往往只能以“灵光一现”来解释这部作品的诞生,因为它是那样的与众不同!1984年美国拍摄的电影《莫扎特传》,以这部《g小调第25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作为整部影片的开场音乐。
  
  《第25交响曲》之所以会被后人所看重,在客观上有其必然性,甚至于它的光芒把作曲家同期写下的其他一些交响曲都掩盖了。通常大家知道,莫扎特最后两首交响曲(No.40 & 41)是其在这个领域内的巅峰之作,而最后六首交响曲(No.35-41)则作为一个杰出的整体而被后人所拥戴,紧随其后可以代表莫扎特交响曲创作成就的便是No.25了。至于其他作品,在一般的普通听众心目中的印象可能就不怎么深刻了。其实,在《g小调第25交响曲》诞生前后的这段时期,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的技巧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虽然某些作品不如No.25那样气质独到,但依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作曲家1773年4、5月创作的几部三乐章交响曲当中,以《D大调第23号交响曲(K.181)》最为出色,它被一些当代音乐学者们誉为是“流光溢彩、效果辉煌”的作品,其结构严谨、形式高雅,内容却朴实无华,而其中的第一乐章又是其优势特色的集中体现,其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1773年10月至1774年间莫扎特创作的五部交响曲中,除了为大家详细介绍过的《g小调第25交响曲》之外,其他四首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尤其是其中的《A大调第29号(K.201/186a)》在某些评论家看来,是一部绝不亚于《第25交响曲》的优秀创作,它在整体结构和篇幅上甚至要来得更为庞大;而情感表达上,两部作品都同样细腻而深刻,甚至有人认为第29要来得更精致一些。和第25截然不同的一点在于,第29是明朗的A大调,整部作品洋溢着欢快而平静气质,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对于习惯于开朗、活泼莫扎特形象的听众而言,或许这部《A大调第29交响曲》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喜爱。
  
  1774年,标志着作曲家在交响曲创作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品在技巧和内涵上都越发成熟和丰满。从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在1764年诞生算起,在前后十年时间里,莫扎特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庞大的作品积累。不过可惜的是,在交响曲领域,莫扎特并没有保持这种旺盛的创作激情,这些让我们留待第三部分再细细说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32)——莫扎特的交响曲创作 之三
  
  四、“巴黎”交响曲
  
  在完成了一系列出色的交响曲后,莫扎特在这个领域的创作趋于沉寂,1774年之后的好几年时间,他没有新的交响曲问世。1775-1778年间,作曲家长期居住在故乡萨尔兹堡,但期间没有写过任何交响曲。当然,这并不代表莫扎特的灵感被什么抑制住了,在其一生中,似乎从没有任何因素可以让这位音乐天才中断创作。那到底是什么让莫扎特停下了交响曲创作的脚步?从许多传记中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莫扎特供职于萨尔兹堡的宫廷乐队,但他的才华却并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重视,因此受到的创作任务往往只是些小规模的音乐作品,如小夜曲和嬉游曲。与此同时,莫扎特开始对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写下了第6至第9号等四部早期代表作。所有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综合起来,以至于交响曲这种题材在这段时期被莫扎特忽略了。
  
  新的交响曲直到1778年才诞生。在那段时期,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作曲家在父亲的督促下,多次前往萨尔兹堡以外的城市,希望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谋求一个可以施展自己音乐才华的职位,以摆脱大主教的阴影。但褪去神童光环的莫扎特已经不再被人们所重视,所有一切进展的都不太顺利。1778的夏天,莫扎特和母亲一起来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地一个名为“神圣音乐会”的组织取得了联系,并应邀为他们即将举行的一场基督圣体音乐会创作并排演一部交响曲。作曲家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自然不会措施良机,他非常爽快地答应,并且很快完成了作品,这就是《D大调第31交响曲》,因为这部作品是莫扎特在巴黎完成并首演的,所以后人也习惯称之为《“巴黎”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法国味非常浓郁,显然莫扎特在创作时刻意考虑了巴黎听众的欣赏口味。巴黎对于莫扎特而言是绝不陌生的,1764年沃尔夫冈年仅八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这里进行旅行演出,并一举成名。当时在法国宫廷供职的一个德国音乐家Jean Schobert(让-朔贝特),也曾给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带去相当深刻的影响。所以此番重回巴黎的作曲家对于法国音乐以及当地听众的品位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创作过程一番风顺,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但首演前的排练却进行的很不顺利,莫扎特曾在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中对此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乐队的演奏素质让他非常恼火,糟糕的表现力一度让他失去信心,莫扎特甚至一度跳出想回避作品首演音乐会的念头。不过幸运的是,首演的状况并没有他预想中那样蹩脚,这部交响曲获得了应有的成功,巴黎听众对这部交响曲的印象无疑是深刻而满意的。对于作曲家本人而言,经过了三年积累后,他的这部交响曲新作也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作中注入的激情和对总体风格的周全考虑收到了丰厚的回报。
  
  当时巴黎的乐团是要比奥地利的那些宫廷乐团编制大得多,海顿也曾为巴黎的大乐队写过六首配器丰满的《巴黎交响曲》,据此就不难理解莫扎特的这首第31交响曲为何会显出光彩夺目、辉煌壮阔的艺术风格。在配器创作中,因为有这支庞大乐团作为后盾,作曲家可以用到的乐器种类要比他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丰富,尤其是单簧管的加入让作品的整体音色表现力上升了一个层次,这也让莫扎特本人感到非常欣喜。不过复杂的配器、欢快的节奏却让这部交响曲同他早期的那些作品比起来,显得有些嘈杂,尤其是首尾两个快板乐章部分,而巴黎人却恰恰喜欢这种热闹而缤纷的丰富音色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这是一部缺乏章法的创作,莫扎特在赋予其华丽外表的同时,非常注重比例和层次方面的协调。
  
  慢板乐章写得非常优雅,而且莫扎特为它准备了两个可供选择的乐段。为什么会有两个慢板?据莫扎特写给父亲书信中透露的原因,作品首演后“神圣音乐会”的经理并不太喜欢原先的那个采用6/8拍的版本,虽然莫扎特认为自己的创作没有任何问题,但最后他还是为了满足经理的需要,妥协地写下了第二种版本,采用3/4拍。作曲家自己认为两个版本“各有所适、各有其妙”,但同时自己又承认更喜欢后写的那个版本。实际上对于两个版本哪个是原作、哪个是替补,还存在一些争议,但通常篇幅更长的6/8拍版被认为是第一版。好在当代一些乐团和唱片公司在演奏录制这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将两个慢板乐章都录下来。由此大家不要被唱片信息所迷惑,莫扎特的《“巴黎”交响曲》是一部三乐章交响曲,额外的那个乐章便是替补的慢板。
  
  《第31交响曲》在当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辉煌”、“热烈”是总结这部作品最贴切的两个形容词。莫扎特在当时给父亲的信中曾描绘了首演的盛况:“第一乐章快板的中段有个我知道会讨人喜欢的过场,听众也果然受用,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因为我写的时候就知道这招管用,所以我在结尾时又来了一遍——于是重复。行板乐章也受到了欢迎;但听众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的快板乐章。我注意到这里演出的所有交响曲的末乐章快板都是以乐队齐奏开始,所以我只用两把小提琴开场,八个小节弱,然后猛得来一下强;这样,在弱的八个小节里,这里的听众都有些不明白(如同我料想的一样),但一旦听到强音进入,他们马上开始鼓掌。”不幸的是,这部作品首演后没几天,随莫扎特一起旅行的母亲就因斑疹伤寒而逝世。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巴黎这座城市从此成为作曲家心中的一片阴影。
  
  从当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一部非常出彩的作品,但与莫扎特更后期的交响曲比起来,“巴黎”似乎让人感觉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其色彩显得过于表面化,而缺少一些深层次的内容。所以即便它非常好听,却在莫扎特整个创作生涯中并没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五、萨尔兹堡的最后三首交响曲
  
  从巴黎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在1779至1780年间又写下了三首交响曲,它们大都是为宫廷演出而创作的,包括:《C大调第32交响曲 K.318》、《降B大调第33交响曲 K.319》和《C大调第34交响曲 K.338》。
  
  《第32交响曲》篇幅非常短,而且只有一个连续乐章,不过内部结构分为快-慢-快三个段落,所以它更像是一部意大利歌剧序曲,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音乐风格上都能反映出来。根据音乐学者们对于历史的考证,这部交响曲可能是莫扎特为当时一位来萨尔兹堡演出的朋友所特别创作的。此后这部交响曲还被一部被称为《狂喜的村姑》的歌剧用作序曲,但歌剧除了序曲和两首声乐曲之外,其余部分并不是莫扎特创作的。与此前的“巴黎”相类似,《第32交响曲》的配器编制也非常大,除了弦乐之外还包括长笛、双簧管、小号、低音管以及多达四支的圆号,并且有定音鼓加入,所以整部作品依然是辉煌壮阔的格调。作品的第一部分由一个华丽的乐句开始,独特的乐思形成了鲜明的强弱对比效果,而其第二主题则具有喜歌剧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一个优美的行板,它出现的非常令人意外但却并不唐突,在第一部分嘎然而止后,它轻柔地进入,这个3/8拍的优美段落是一个微型的回旋奏鸣曲,弦乐与管乐始终进行着优雅地对答,令人感到一份恬淡的惬意;最后的第三部分由一段充满紧张气息的弦乐与定音鼓合奏拉开序幕,四把圆号逐渐显现出它们的威力,整部作品以非常有冲击力的乐队齐奏收尾,大气磅礴。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紧凑而丰满,充分显现出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技术更趋完善。经过在曼海姆和巴黎两地的见识,作曲家显然汲取了更多的音乐养分,并运用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随后问世的《第33交响曲》作于1779年夏天,在风格上与此前的两部作品有着不小的区别,音乐学者们认为这部作品预示着“莫扎特重新回归奥地利”。《第33交响曲》的乐队编制缩小,不再追求恢宏庞大的效果,以至于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室内乐的精致和灵巧。作品原本只有三个乐章,几年之后莫扎特在维也纳发展,为了迎合当地听众的口味,又为它添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但这个后写的乐章却与原作的意境融合得非常妥帖,令人叫绝。《第33交响曲》并不是一部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因为它不像《“巴黎”交响曲》那样充满着强烈的个性,而且也不是标题作品,但它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其波澜不惊的平和风格令人听来很容易获得愉悦而安详的情绪。如果您受不了嘈杂而热烈、法国味浓郁的《第31交响曲》,千万不要据此放弃这部同时期的《第33交响曲》。它俩好像是一对性格截然不同的同胞兄妹,都诞生自莫扎特同一创作时期,但形象上却是如此不同——前者好像是一个好动而顽皮的男生,而后者似乎是一位优雅而安静的女孩儿。
  
  一年之后《第34交响曲》问世,这是莫扎特在故乡萨尔兹堡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此后发生的事件便是他与大主教的彻底决裂,并只身去往维也纳寻求发展。C大调预示着这将是又一部具有壮阔风格的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辉煌的开场以及贯穿于整个乐章强劲而有力的定音鼓以及军号声便是最好的例证。第二乐章则是从容的行板,在编曲方面以弦乐为主,附以单簧管,音色效果干净而柔和,并且在许多方面显现出作曲家对于细节的注重。通常意义上,第34号被认为是一部三乐章交响曲,并不含有传统四乐章结构中的小步舞曲。不过根据音乐学者们的考证,当初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曾经写过一个小步舞曲乐章,但最终却半途而废放弃了这个念头。另外有学者则认为,和《第33交响曲》的情况相类似,为了照顾维也纳听众的习惯,莫扎特此后特别创作了一首编号为K.409(383f)的小步舞曲,加入到《第34交响曲》中。虽然对此说法的正确性还有争议,但当代的一些唱片中已经习惯把K.409融入到整部作品中,一起录制。专家们对于最后的终曲乐章评价很高,它延续了莫扎特独有的机智、辉煌和生气勃勃,并且与第一乐章一样充满着充沛的力量感。显然,《第34交响曲》和一年前的《第33交响曲》在艺术气质上不属于同类,它的风格更接近于早前的《第31交响曲》。
  
  从1778年的“巴黎”,一直到1780年的“第34”,三年时间内的四部交响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越发接近巅峰的莫扎特。虽然这些作品在历史地位上决不足以撼动作曲家的最后六首交响曲,但其中所显现出来的征兆已经足以令人感到惊喜。越来越丰富的配器、越来越多元化的风格和技巧以及越来越成熟的乐思和结构设计预示着前往维也纳的莫扎特,将以更加出色的创作,奠定自己在交响曲领域的非凡地位。



全文结束
发表于 2007-12-5 2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资料挺齐全y01
发表于 2008-1-22 2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楼同志,你素讲师,鉴定完毕~~继续加油,说不定能出版呐~~
发表于 2009-3-2 10: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看看帖子。谢谢楼主的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非必要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分享我的生活 kltx.vip ( 京ICP备2022033851号-1 )

GMT+8, 2024-11-21 2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