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15年后再次回来的你2008岁末录音特别节目2009,我们一起走过一起来听好音乐这一季不唱寂寞
楼主: 小楼

爱乐朋友的福音 - 西方古典音乐完全入门手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漫谈《勃兰登堡协奏曲》
  
  
  要说J.S.巴赫最耳熟能详的普及作品应该是《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虽然不能算作曲家乐曲创作事业上的巅峰,但这些协奏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却是有目共睹、无可替代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过维瓦尔蒂、亨德尔、科雷利等人的协奏曲,而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无疑是这些巴洛克风格合奏协奏曲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本着引导初哥初妹入门的宗旨,巴赫系列首先为大家介绍的便是这六首优美动听的作品,其中并没有过多凝重的宗教色彩,也没有笨重、刻板的乐段,从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悠扬、舒心的旋律。
  
  这六首协奏曲创作于1721年,当时的巴赫正处在自己一生中生活最安稳惬意的一段时期(科藤时期)。传说1719年时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巴赫为勃兰登堡大公的儿子克利斯蒂安.路德维希演奏,这给侯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便请求巴赫为他的乐队写一些作品。两年后,巴赫送给他六首乐曲,便成就了这套传世之作。但是根据一位德国学者贝塞勒的研究,这种说法并不完整。贝塞勒认为真正要求巴赫创作这些作品的,其实是科藤的青年王子雷奥博。前文提到过,当时作曲家在科藤时正是投靠这位王子才得以获得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所以巴赫必须按照主人的要求创作一些音乐作品供王子欣赏,这些协奏曲便是很多作品中的一部分。而在1719至1720年间,巴赫去柏林演奏获得成功后,勃兰登堡大要求巴赫送给他一些礼物,作曲家便从自己在科藤创作的作品内选择了这六首曲子赠献给侯爵。这被认为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较为完整且可信的出处。而有趣是,这些作品的谱子在到了勃兰登堡大公手中后,却由于大公手下乐团的人手不够,竟然无法演奏,珍贵的乐谱不得不被束之高阁,尘封多年。幸而没有遗失,否则我们无法听到如此美妙的旋律,实在将是一大憾事。其实巴赫当时为这部作品定下的标题是《6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直到作曲家去世后,第一个为巴赫编撰传记的德国音乐学者斯比塔才给这套作品定名为《勃兰登堡协奏曲》,便就此沿用至今。
  
  这组作品是作曲家自由发挥其技能的最佳范例之一。巴赫遵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作理念,而创作这些作品的简单目的只是为了取悦宫廷王公贵族,所以他在这些作品中展开了超群的艺术感悟力和音乐表现技巧。无论从乐器配置、乐章结构还是旋律节奏等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勃兰登堡协奏曲》初步具备了早期古典交响曲的因素,更接近室内交响曲的风格。
  
  其实从这套作品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勃兰登堡协奏曲》与亨德尔为了生计而在短时间内集中创作的那些协奏曲不同,巴赫这六首协奏曲原本便不是一套,或者可以说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的连贯性(据考证这些作品大概在3-4年内完成),所以造就了这套协奏曲中六首作品风格各有差异的特点。虽然与同时期的巴洛克协奏曲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巴赫还是显示出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意在探讨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方式,以求获得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更充分地揭示音乐内涵。在作品中,巴赫几乎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规模最小的第六号也有7件乐器(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勃兰登堡大公的六人乐团无法演奏它的缘故)。其中某些作品中最为别出心裁的地方在于,巴赫并没有按照当时传统协奏曲的做法,将一组同类的独奏乐器作为中心,而是采用互不相同的独奏乐器。譬如其中的第二号是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和高音小号的四重协奏曲,第四号是小提琴和两支长笛的三重协奏曲,第五号是羽管键琴、小提琴和长笛的三重协奏曲。
  
  在乐章结构上,这六首作品大多采用意大利式的快-慢-快三乐章的布局,但是第一号以及第三号是例外。第一号在快板乐章后面加上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而第三号则以两个柔板的和弦过度替代了慢板乐章。这两首作品在布局上虽有独特的变化,但依旧保留着三乐章的总体构架,可见巴赫求新求变的意识依然是建立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通常而言,三个乐章有如下的特征:第一乐章主题鲜明、发展有力;第二乐章简洁舒缓;第三乐章轻快自如、富有活力,每个乐章不同形象的对称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呼应与关联,从而达到每首作品统一的风格和效果。下面我们一同来对这六首作品做逐一地分析。
  
  第一号协奏曲,BWV1046,F大调,主奏乐器为两把圆号加三支单簧管。这首协奏曲是整套作品中气势较为宏伟的一首,因为除了弦乐队外,巴赫为它加入了为数不少的管乐器以及特殊的高音小提琴。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前面已经谈到过的第四乐章小步舞曲。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如果把小步舞曲前移到第三乐章的位置,那就和后来古典交响曲的典型乐章结构完全一致了!作品的第一乐章由全体合奏开始,展现出明亮、欢快的情调(所以很多人一听到《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唱片就立刻被它吸引);第二柔板乐章则转向沉思、伤感的情绪;第三乐章则又重现欢腾、热闹的场景;随后的小步舞曲则带有回旋曲的形式,成为整部作品极富特色的尾声。据说巴赫自己对于这首第一号是非常钟情的,其中的素材曾多次被运用在他的合唱作品中。
  
  第二号协奏曲,BWV1047,F大调,主奏乐器为小号一把、长笛一支、双簧管一支和小提琴一把。这首作品是整套作品中非常著名的,而其中的小号则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据有关文献介绍,当时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巴赫特别为科藤宫廷乐团中技巧出众的一位小号演奏家,在曲目中添置了高音小号演奏部分。这种高音小号兼顾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音色,而在某些高音区甚至可以高过长笛,所以效果非常特别。整首作品充满着欢快的感觉,就连慢板乐章力图体现的也是宁静、安详、清澈的场景,而非第一号中所展现出的忧郁气质,好似一幅景致优美、意境平和的画卷。第三乐章则以小号为主角,演奏出风俗性很强的民间舞曲主题,以赋格体结束。
  
  第三号协奏曲,BWV1048,G大调。这首作品在乐团编制上没有出现独奏乐器组,除了弦乐组(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以及一把低音大提琴)外,便只有一台羽管健琴(拨弦古钢琴)。11人的乐器编制竟被作曲家大胆地分为三个声部,从而以各个声部之间的竞奏演化成了独奏乐器对比的效果。这首作品在结构上也比较独特,只有两个乐章。而巴赫为这两个乐章设计了优美、质朴的主题,并用精巧的对位、发展手法将其联系在一起。整部作品用如此小巧的编制刻画出相对庞大的效果,实在不能不说是巴赫的独具匠心。
  
  第四号协奏曲,BWV1049,G大调,主奏乐器为小提琴两把、长笛两支。这首作品也可视为小提琴协奏曲,因为小提琴声部在这首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长笛则只是起到陪衬、伴奏的作用。纵览全套《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首第四号作品各个乐章之间的对比是最为鲜明的——第一乐章并没有其他作品那般灿烂明媚,反而显得相当含蓄、沉稳,这个行板乐章充满着安详、沉思的意境,发展部则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流畅而富于诗意的第二慢板乐章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第三乐章终以强而有力、乐观向上的精神结束了整部作品。
  
  第五号协奏曲,BWV1050,D大调,主奏乐器为长笛一支、小提琴一把以及一架羽管健琴。第五号应该是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大家最熟悉也是普遍最受欢迎的一首,充分展现出独奏乐器组竞奏所带来的那种自由、宽广的效果。在这首作品中羽管健琴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尤其在音色丰富多彩的第一乐章,与其他独奏乐器相比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羽管健琴明亮、跳跃的音色以及巴赫采用独特的即兴曲创作手法为它写下的声部,让整个乐章在羽管健琴的带动下,听起来充满着兴高采烈的欢快气氛。第二乐章则一下子安静下来,充满了一丝伤感。但在接下来以赋格曲式写成的第三乐章中,富余民歌韵味的欢乐乐思让听众重新感受到了振奋和昂扬。
  
  第六号协奏曲,BWV1051,降B大调,主奏乐器古中提琴、古大提琴(维奥尔琴)。根据一些专业音乐学者的分析,虽然这首作品编号最后,但创作时间很可能排在六首作品中最早。这首作品与第三号协奏曲有些类似,也是为弦乐器而作的,而且乐器编制更小,除了主奏乐器外只需要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以及羽管健琴各一,所以只需要7个人便可完成这首作品的演出,在形式上更接近于小型室内乐。整部作品充满着纯朴、平稳的特点,我们甚至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它所具备的深刻性和思考性。与其他五首作品相比在效果上虽要逊色一点,但是第六号的音乐设计却是别出心裁的,原因很简单——巴赫用了一个仅仅7人的编制就营造出了一个令人遐想、思考的旋律世界,因此这首作品成为巴赫在协奏曲创作领域天赋的最佳体现。
  
  说完了作品本身,又该和大家谈谈有关录音的唱片版本了。《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庞大作品系列中,最受大众喜爱的管弦乐作品,所以录音版本相当之多,一般而言可分为古乐团(也有采用现代乐器的室内乐团)演奏的小编制本真版本以及现代大乐团演奏的大编制版本。由于19世纪有许多指挥家肆意扩大乐队的规模,甚至独奏乐器的数量,所以用大乐团演奏《勃兰登堡协奏曲》一度成为时尚,而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本真运动的兴起才让演绎风格重新复古。一般而言,总是推荐忠于原著的小乐团版本,下面三张唱片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录音版本,效果上可谓各有特色:
  
  DGG Archiv 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乐团
  
  DGG Archiv 平诺克指挥英国协奏团
  
  PHILIPS 马里纳指挥圣马丁管弦乐团
  
  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大乐团的版本,其中比较典型的应该是卡拉扬在60年代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
  
  DGG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12)——巴赫乐队组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除了《勃兰登堡协奏曲》,J.S.巴赫在管弦乐作品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便是四首《乐队组曲(Orchestral Suites)》,有时候它也被译为《管弦乐组曲》。这套作品在风格上乍听起来和《勃兰登堡协奏曲》有点相似,很多录音公司也乐于将这两部作品集在一套唱片中,但实际上它们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组曲是巴洛克时期流行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一般由序曲以及库朗特、加伏特、布雷、吉格、帕斯帕尔德等,曾经流行于法、德、英等国的舞曲演化而成的其他乐章所组成。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些舞曲逐渐失去了舞蹈伴奏的功能,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形式。因此相比之下,协奏曲各个乐章之间的关联要比组曲更紧密,组曲的风俗性以及娱乐性则更加突出。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的亨德尔《水上音乐》以及《皇家焰火音乐》也属于这类乐队组曲的范畴。
  
  巴赫的这套《乐队组曲》一共有四首,编号为BMV1066-BMV1069。作品创作于1717年至1723年之间,《音乐圣经》上认为“前三首创作于1723年巴赫迁居莱比锡前夕,第四首创作于作曲家定居莱比锡之后不久”。由此可以看出,《乐队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基本同属于巴赫“科藤时期”的重要作品。根据考证,巴赫所作的《乐队组曲》应该远不止这区区四部,可惜其他作品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散。遗留下的这四首曲目则显示了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舞曲乐风,其中不少乐章后来广为流传。
  
  巴赫本人有很深的宗教情结,但在这套作品中,他却完全走出了宗教世界,来到平凡躁动但生气蓬勃的尘世,似乎在音乐中的每个音符中,作曲家都倾注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但旋律中又不乏西方宫廷独有的庄严气氛。下面我们就《第三组曲》为例,向大家详细介绍巴赫这套作品的特点。之所以着重介绍第三号,是因为它在四首组曲中地位最重要。其中的“咏叹调”乐章,后经19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改编后,成就了流传后世的不朽名作——《G弦上的咏叹调》。
  
  第三号组曲,BWV1068,D大调,乐团编制为三支双簧管、三支小号、定音鼓、数字低音以及弦乐组,全曲一共由五个乐章构成。全套四首组曲都是由法国式序曲作为开始的,第三号组曲自然也不例外。在巴洛克组曲这种形式中,序曲占有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从巴赫的这首作品我们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序曲部分的结构最复杂,篇幅也最庞大。因此当时人们习惯把这种包括序曲的组曲,笼统地泛称为“序曲”。传说1830年,当时立志将巴赫音乐重新发扬光大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曾为德国大诗人歌德在钢琴上演奏了第三号组曲的这首“序曲”。歌德听后赞叹道:“乐曲的开头部份实在太壮丽了,就好像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歌德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概括了这首序曲所营造的辉煌景象,进行曲式的旋律和节奏也为这个乐章频添了庄严的气象。有文字这样形容这首序曲,我觉得非常贴切——在一个由乐器、旋律以及节奏构成的漫长追循过程中,“灵巧的主题旋律穿上不同调性的外衣,踏着节奏不同的步伐,使人们本以为枯燥的复调形式,焕发出动人的情趣与美感。”
  
  在其余三部组曲中,序曲之后的乐章全都有舞曲所构成,包括库朗舞曲、加沃特舞曲、福拉纳舞曲、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巴瑟比埃舞曲、萨拉班德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和吉格舞曲等。这些舞曲中蕴含的音乐元素大多来自法国,少部分来自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其中充满了跳跃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时而优雅稳健、时而轻盈明快。不过在第三组曲中,巴赫却用了一个《咏叹调》来作第二乐章。“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在这里则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从而创造出一个极富抒情色彩的独特乐章。“第一小提琴好像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排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漠进音调,将蕴积在主人公心内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归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的伴奏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呼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
  
  此后三个乐章都是舞曲,颇具民间韵味的加伏特舞曲多少有些过渡段落的意味,作曲家用它为《咏叹调》和后面两个更加热情澎湃的舞曲乐章搭起一座精巧的桥梁。第四乐章是布列舞曲,第五乐章则为吉格舞曲,在有些演绎和录音中将他们合并为一个欢乐热情的乐章。在这里作曲家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乡村气息和田园风情的画卷,处处溢着风俗化的生活情趣和淳朴的山野气息,剩下的便是欢腾不止、激情四溢的舞蹈场景了。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意思的是,听过《G弦上的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巴赫乐队组曲第三号》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3)——巴赫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谈完了J.S.Bach的两部大型器乐作品,我们再来看看巴赫的器乐协奏曲。在巴洛克时期,协奏曲往往是指“合奏协奏曲”,我们曾经为您介绍过的亨德尔、科雷利乃至维瓦尔蒂的许多协奏曲作品以及巴赫自己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都属于这种形式。甚至于维瓦尔蒂的《四季》虽然被称作“小提琴协奏曲”,但是听起来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依然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低音通奏在巴洛克协奏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到了巴赫手中,这位大作曲家改变了器乐协奏曲当中低音通奏的处理方法,使得自己创作的这些作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巴赫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大师,实际上对于小提琴,巴赫也有着相当高的技巧。据巴赫的后代描述——“自其青年直至暮年,他一直用一种清晰的、富穿透力的音调演奏小提琴。他甚至曾感觉自己演奏小提琴能比用键盘乐器更好的指挥乐队。”因此我们先从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说起。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却非常有名。与前面为大家重点介绍的两部大型作品一样,这三部协奏曲也写于巴赫在科藤的时期,大致创作于1717至1723年之间。a小调协奏曲编号BWV1041,通常被称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协奏曲编号BWV1042,也被称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则协奏曲则是为两把小提琴而作,被称为“二重协奏曲”,编号BWV1043。据说巴赫当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至少应该有六首,但如今能够找到原谱的只有上面提到的三首,这得益于在巴赫有生之年,这三部作品的乐谱被反复转抄方才得以流传下来。就总整体风格而言,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所使用的乐队规模相当之小,伴奏主要由弦乐合奏、羽管键琴和数字低音所组成,所以听起来显得相当清秀、亮丽,犹如器乐重奏。然而巴赫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有的新意,使得这些作品充满着戏剧性。
  
  谈到巴赫的这三部作品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巴洛克前辈——维瓦尔蒂,巴赫一度对这位意大利人的作品相当着迷。早在魏玛时期,年轻的巴赫就已经开始对协奏曲这一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热衷于演奏并改写维瓦尔蒂的一些作品。而后在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积累后,巴赫方才写下了这三部小提琴协奏曲。在结构上,三首作品均采用“快、慢、快”三乐章构架,伴奏采用弦乐合奏与数字低音。许多评论家认为,在这些作品中既可以看出巴赫与众不同的创新,也能够发现一些模仿自维瓦尔蒂以、科雷利及其他前辈的痕迹。我们可以发现,在巴赫的这套协奏曲作品中,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被更多地委以重任,在风格、手法上更接近于后来的独奏协奏曲。当然两者之间又有很多方面的区别,巴赫并不刻意强调独奏乐器的技巧表现,这符合巴洛克音乐向来强调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整体和谐至上的传统。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巴赫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发展史上是具有独特魅力的“过渡”作品。
  
  第一协奏曲,a小调,BWV1041。第一乐章没有明确的速度标记,按照惯例大家总是用“Allegro(快板)”来演奏,全曲由强有力的合奏开始。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带出一个略显哀伤的主题,在整个呈示过程中,乐队则起到烘托、映衬的作用,时而紧随、时而应答,最后以合奏结束整个乐章。第二乐章由固定低音构成这个行板乐章的基础,而独奏小提琴则有一段极具歌唱性的主题,抒情而委婉,几经转调、扩展,将整个第二乐章演化成一首美妙的变奏曲。第三乐章则为速度较快的意大利舞曲,旋律轻盈欢快。
  
  第二协奏曲,E大调,BWV1042,这是巴赫现存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乐队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个一把以及古钢琴。第一乐章是快板,由十分热烈的全奏开始。这个三段体的乐章在结构上已经和现代奏鸣曲有很多相近之处,但并算十分完整,整体风格依然延续着巴洛克的传统。主题旋律加以变化后,独奏和竞奏交错进行是主要的表现手法。第二乐章的慢板为c小调,以固定的低音主题为基础写成,是一首极其优美的变奏曲,听起来好似一股清泉流出,却又饱含着火一般的热情。第三乐章则为“非常快的快板”,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十分鲜明的意大利回旋曲风格,虽然标注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听起来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二重协奏曲,d小调,BWV1043,其全称是“为两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据说这部作品是巴赫专为科藤王宫中十八人小乐队而作的。除了独奏小提琴,乐队部分则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以及低音声部乐器组合而成。现在在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加入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钢琴等乐器。与传统巴洛克合奏协奏曲强调不同乐器与乐队之间的竞奏有所不同,巴赫的这首二重协奏曲强调的是两把独奏小提琴之间的竞奏,但是他们与乐队之间又有紧密地联系,所以听起来色彩相当浓郁、热烈。曲子的第一乐章就把这一特色表现得相当突出,两把独奏小提琴进行着各种各样形式的对话,真可谓“你问我答、你追我赶”,整个乐章在不断的变化和竞奏中进行着。第二乐章广板则要安静许多,旋律优雅而庄重,如同静静的流水一般。第三乐章重新恢复了活力,具有鲜明热烈的舞曲风格,在欢快的气氛中构成了厚重而绚丽的色彩,同时还体现了对位法的音乐写作技巧。
  
  在当代小提琴名家中,比利时人格鲁米欧以及墨西哥籍波兰小提琴家谢霖是巴赫《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公认的最佳演绎者,因此选择他们在飞利浦公司录制的该作品唱片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格鲁米欧那谦谦君子般的演奏风度将巴赫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宗教情怀表现得淋漓精致;而谢霖演奏的版本更被认为是该作品的最佳版本,其整体风格与格鲁米欧相近,但多一份学者气质。另外还有奥斯特拉赫以及平诺克的古乐版,演绎同样也非常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14)——细说巴赫的古钢琴协奏曲
  
  
  上次和大家谈了J.S.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的钢琴协奏曲。不过“钢琴协奏曲”这一称呼似乎“名不副实”,因为在属于巴赫的年代,真正意义上的钢琴还没有发展成型,当时只有钢琴的祖先——古钢琴。所以要介绍巴赫的这套作品,就必须先让大家了解古钢琴为何物。
  
  古钢琴在英文中叫做“Harpsichord”,在意大利文称为“Cembalo”,在德文中则是“Kielflugel”,虽然叫法不同,却是同一种乐器,它与“Clavichord”都是今日钢琴的前身。将之翻译为中文,叫法同样千奇百怪,譬如“古钢琴”、“大健琴”、“羽管健琴”以及“拨弦古钢琴”等,其实所指的也是同一类键盘乐器。我们只要知道其工作原理,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它会有那么多称呼——古钢琴是利用键盘的机械装置连接琴弦拨弦发声(而不是像后来真正的钢琴以琴搥敲击琴弦而发声)。在每个琴键末端,有一个木制的薄片上嵌有一个翎管制成的小弹片,演奏者按下琴键时薄片因拉力上升,弹片上的翎管便扣拨琴弦,放开琴键时薄片回到原位,同时薄片上附着的止音绒布会触到琴弦以停止发声。因此它的音色听起来纤细、轻盈,与现代的钢琴雄浑有力的风格有相当大的不同。最初古钢琴只有一排琴键,之后因为作曲者编曲上的要求,渐渐展到三组琴弦,达到音量音色变化上的需求。可见,它用键盘弹奏,所以称之为“大健琴”;它以拨弦方式发声,以至于被叫做“拨弦古钢琴”;又由于内部装有翎管,所以也被叫做“羽管健琴”,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为了统一后面的措辞,后文一律将其称为“古钢琴”或者“拨弦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在巴洛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乐器,在亨德尔、巴赫、维瓦尔蒂等名家的协奏曲中可以听到它迷人的音色。虽然大多数时间内古钢琴只能作为一件陪衬(主要担任低音通奏的任务),而巴赫却史无前例地以它为乐器中心,写成一大批优秀作品,最为著名的便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13首拨弦古钢琴协奏曲。在这其中,三首为两架古钢琴而作(BWV1060-1062),两首为三架古钢琴而作(BWV1063-1064),一首为四架古钢琴而作(BWV1065),其余七首为一架古钢琴而作(BWV1052-1058)。而目录中还有一首编号的BMV1059,由于乐谱残缺不全而无法演奏。
  
  据传这些作品是巴赫到达莱比锡居住后不久创作而成的,时间大约在1730-1733年间。不过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这些古钢琴协奏曲并不是巴赫全新的创作,而是作曲家在其原先创作的一些其他器乐协奏曲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原作包括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为管乐器而作的部分协奏曲,甚至于BWV1065这首为四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是改编自维瓦尔蒂协奏曲集《和谐的灵感 Op.3》中的一首为四把小提琴而写的作品。唯一的例外是为两架古钢琴而作的BWV1062,属于新创作品。有趣的是,学者们在整理巴赫作品的时候,虽然可以找到这些协奏曲确属改编作品的推测证据,但大部分原作的总谱却已经遗失并无从查找,反而是改编后的古钢琴协奏曲被幸运地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在巴赫的七首为一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中,第一号作品d小调,可能改编自一首已经失传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二号作品E大调,改编自巴赫早先的No.169、No.49康塔塔;第三号作品D大调,改编自著名的《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作品A大调,原曲已经无从考证,但根据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来自一首带柔音的双簧管协奏曲;第五号作品f小调,改编自原曲已经不存在的《g小调双簧管协奏曲》;第六号作品F大调则改编自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第四号》;第七号作品g小调,改编自《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三首为两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中,第一号作品c小调,可能是根据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或者双簧管协奏曲改写的,原曲已经遗失;第二号作品C大调,原曲也已经失散;第三号作品c小调,改编的原型则是著名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在两首为三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中,第一号作品d小调,据传是巴赫改编自同时期一作曲家的某首器乐协奏曲,但仅仅是推测,没有实际的详细资料可考证;第二号作品C大调,出处不详。唯一的一首为四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为a小调,上面已经提到过——改编自维瓦尔蒂《和谐的灵感 Op.3》中的一首为四把小提琴而写的协奏曲。
  
  实际上,在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其第五号作品就是一首古钢琴协奏曲。在文章中我就曾指出“在这首作品中羽管健琴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尤其在音色丰富多彩的第一乐章,与其他独奏乐器相比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将之认作是古钢琴协奏曲这一形式的鼻祖,而巴赫此后花费很多精力,为古钢琴特别改写的这13首协奏曲,无疑成为其一生音乐创作历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与《勃兰登堡协奏曲》、《乐队组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相比,《古钢琴协奏曲》并不是作曲家最为著名的器乐作品,但是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却可以体验到无与伦比的来自巴洛克艺术的欢乐与自由。
  
  另外,由于这些古钢琴协奏曲在当初创作时的特殊渊源,所以不少当代音乐学者在想方设法,将这些被改编的作品还原回“本来面目”。譬如第一号古钢琴协奏曲,大多数学者根据一些资料,坚持认为其改编自巴赫已经失传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前文中我就曾提到过,历史资料显示巴赫创作的小协至少有六首,但只有三首保存下了原谱),所以他们便开始尝试改写,将古钢琴的独奏乐段改为由小提琴担任。又譬如瑞士作曲家兼双簧管演奏家霍利戈尔曾经与布朗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一起,在PHILIPS公司录制过一张《巴赫三首双簧管协奏曲》的唱片,其中三首作品也正是还原自巴赫的古钢琴协奏曲BWV1053、BWV1059以及BWV1055。从巴赫将自己的器乐作品改编为古钢琴协奏曲,再到当代西方音乐家热衷于将之进行再度还原,可见巴赫的独特魅力所在。
  
  如今,对于这些古钢琴作品的演绎也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用真正的古钢琴或者用现代钢琴替代。如果要原汁原味的体验这些协奏曲,聆听古钢琴与古乐团的完全仿古版本,自然是最美妙的享受,这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平诺克的演绎。而如今用现代钢琴演奏巴赫这些古钢琴作品的唱片似乎更为常见,最受欢迎的当属佩拉西亚与古尔德分别在SONY发行的版本。虽然有不少人对于这种用现代乐器演奏巴洛克作品的做法显得不屑一顾。虽然古钢琴与现代钢琴在发声原理以及音色上有非常巨大的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用现代钢琴演奏这些作品依然有令人难以抵挡的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15)——戈德堡变奏曲
  
  
  出于引导初听者入门的宗旨,先前我们为大家较多地介绍了J.S.巴赫的管弦乐协奏曲作品,这些充满着热情、幽默、睿智的旋律可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老巴赫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其实J.S.巴赫对于巴洛克音乐乃至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史最大的贡献,更多来自于他所创作的那些为一件单独乐器而写的作品。说出它们的标题可谓大名鼎鼎:平均律钢琴曲集、戈德堡变奏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还有那些数量庞大的管风琴音乐以及宗教作品。
  
  必须承认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对于入门听众而言,要融入其中显然是比较吃力的。初听这些作品,相对单调的音色、缺乏热闹的场景与丰富的色彩、浓重的宗教气息,这些可能会令有些朋友觉得乏味而无所适从。所以在介绍完巴赫的管弦乐作品之后,原本想“浅尝即止”,把这些数量庞大、内涵深邃的器乐独奏作品留待今后进阶讲座时再介绍给大家。不过转念间突然又觉得其中该有一个例外,那便是《戈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戈德堡变奏曲》应该算是巴赫诸多钢琴独奏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编号为BWV988。名气与声望上可以与“平均律”相提并论,但由于其篇幅相对较小,因此更易被广大听众所接受。这是我们选择它进入“入门”范畴的一个理由,另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美感很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当初巴赫在创作它的时候就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一首为音乐爱好者消遣用的各种咏叹调以及变奏”。其实这部作品属于巴赫《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写于1741-1742年间。当时巴赫身处莱比锡,五十多岁的他视力开始逐渐衰退,但艺术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创作风格越发纯熟。这部变奏曲问世之初巴赫为它定的标题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而后人根据其有趣的创作背景把这作品称为《戈德堡变奏曲》。
  
  “戈德堡”这个名字源自巴赫的一位学生,其全名为Johann Theophil Goldberg。当初他是俄国一位外交使臣凯瑟琳伯爵手下的年轻演奏家,巴赫与这位俄国人也素有深厚。作曲家著名的《b小调弥撒》就是提献给凯瑟琳伯爵的,为此他还获得封赏。1741-1742年时,这个俄国人身居莱比锡期间便让手下的戈德堡去向巴赫学习键盘演奏技巧。当时凯瑟琳伯爵被许多疾病所困扰,晚上经常失眠,他便让戈德堡每天深夜在自己卧室隔壁的屋子里演奏一些轻柔的音乐,以此为消遣来度过漫漫长夜。
  
  在一次与巴赫的交谈中,伯爵希望作曲家能够为他创作一些格调柔和却又略带欢快气息的键盘音乐,让自己在痛苦的失眠之夜能因为欣赏到这样的曲子而变得愉快。巴赫相信,凯瑟琳伯爵的这个愿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创作的变奏曲来实现。作曲家便使用自己早先创作的一套小曲集中的萨拉班德德舞曲作为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写了三十个变奏。有意思的是,这套小曲集原本是巴赫题献给自己贤内助Anna Magdalena(安娜.玛格达雷纳)的作品。安娜是巴赫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除了照料好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外,她还经常帮巴赫抄写谱子,而且水准一流。巴赫出于对安娜的感激和爱意,先后在1722和1725年创作出两卷曲集送给妻子。后来两卷曲子被合并,并且去处了其中的声乐演唱部分,成为了《为安娜.玛格达雷纳.巴赫而作的古钢琴小曲集》。小曲集一共有45首,其中第26首《G大调小步舞曲》日后成为了《戈德堡变奏曲》的主题。
  
  这部佳作完成后,当时年仅14岁的学生戈德堡自然是这部作品的首演者,巴赫极富灵性的旋律加上戈德堡优秀流畅的演奏技巧,让凯瑟琳伯爵被这部优美的变奏曲深深打动。为此伯爵赠送给巴赫一个装了一百个古法兰西金币的金杯。后来才华横溢的演奏家戈德堡在自己29岁时英年早逝,而他的名字却因为巴赫的这部作品而被人们所牢记。
  
  与前后两卷的《平均律》相比,《戈德堡》的篇幅要小得多,但作为一首变奏曲而言,其规模却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它被誉为“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有一段评论这样说——
  
  ……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变奏的基础不是主题的旋律,而是主题的低音线,由这样一个狭窄的基础,巴赫构筑了一座精致而又宏伟的大厦,其间包括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风格样式:卡农、赋格、舞曲、咏叹调、沉思曲、序曲等等。后人对这一作品有种种解释,有人认为这三十个变奏表现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幽微之处,有人则把这三十个变奏想象为人生的各色场景,还有人将其解释为表现巴洛克宫廷的三十幅风俗画等等……
  
  如今市面上出售的《戈德堡变奏曲》录音唱片通常有32个音轨,前后两个主题加上30个变奏。但这并不表明作品共分为32个段落,实际上它们是一个完美的整体。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这部作品完善的乐句组织与和声结构、严谨而理性的音乐架构、和谐的比例以及多元化的音乐风格融合。整个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微妙建筑结构令所有后世学者叹为观止。
  
  与巴赫其他的键盘作品一样,《戈德堡变奏曲》的录音唱片也分为用大健琴或现代钢琴演奏两种类型,而我们现在听得比较多的反而来自于现代钢琴演奏的版本。其代表人物有三位——古尔德、佩拉西亚以及图雷克。其中古尔德又是这部作品最有号召力的演奏家,他先后两次(1955年以及1981年)在录音棚中录制了《戈德堡变奏曲》,另外还有一张1959年的现场音乐会录音。尤其是1955年的那次录音,古尔德利用自己凌厉的技巧赋予了这部作品最为独特、迅捷的演奏风格,在当初是颠覆传统的!26年之后的1981年版,古尔德则适当放慢了演奏速度,以一种更加虔诚的心境演奏它,严肃而柔情,且更具有深层的感染力。当代钢琴演奏名家佩拉西亚虽然以演奏肖邦、莫扎特、舒曼而闻名,但近年来他在SONY所录制的巴赫键盘作品也广受好评。他演奏的《戈德堡变奏曲》清澈而透明,显得平和而宁静,是与古尔德不同的风格。1914年出生的女钢琴家图雷克前不久(2003年7月17日)刚刚去世,她是老一辈的巴赫键盘音乐演奏专家,其风格朴实无华,忠于作曲家原本的精神,可信度很高。DGG发行过图雷克演奏的一版《戈德堡变奏曲》片长90分钟,演奏家着重于对每一个音的处理,弹得字斟句酌,又不失韵味。对于用古大键盘来演奏这部作品的传统版本而言兰多夫斯卡、阿斯佩纶、平诺克、莱昂哈特等人的演奏都是十分原汁原味的。
  
  
  古尔德1955年版(CBS报纸版以及SONY的再版)
  
  古尔德1981年版(CBS原版以及SONY的再版)
  
  佩拉西亚的版本
  
  图雷克的版本
  
  最后需要与大家说明的便是,在介绍完《戈德堡变奏曲》之后,我们的巴赫专题便暂告一段落。对于这位伟大作曲家其余那些艺术价值更高、音乐内涵更加丰富的作品,我们将在以后的进阶栏目中继续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进入西洋音乐的一个全新阶段——古典主义时期,开始为您介绍海顿与莫扎特。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6)——古典中的古典
  
  我们用十多个篇章说完了西洋音乐中的巴洛克时期,其间主要为大家介绍了维瓦尔蒂、亨德尔以及巴赫的音乐作品。而1750年J·S·巴赫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本篇开始,就让我们一同进入古典音乐中的古典主义时期。
  
  ●从巴洛克到古典
  
  在西方历史上,古罗马文明以及古希腊文明是两个极具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伟大时期,而这两个时期也为后人遗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艺术传统以及文化思想。十八世纪中叶,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丰富,当时欧洲的艺术家们越来越热衷于寻回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文明精华,所以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出现了许多以追寻古代文明精华为中心主题的作品,这些艺术杰作被当时的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誉为“古典”,这便是“古典主义”一词的最初来源。
  
  古典主义艺术以保持自然的平衡以及结构上的适当比例为美学标准。当十八世纪中下叶,西洋音乐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之时,作曲家、音乐家们自然也深受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所以全新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开始生根发芽了。与先前巴洛克音乐追求对比强烈、略带夸张的热烈张扬相比,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更崇尚调性间平衡的概念,可以让听众明确地感觉到音乐行进的过程;同时注重段落之间的平衡,使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的变革也让古典主义音乐在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进步。十八世纪初期,新思潮以及启蒙运动的出现,让此时的音乐与民众更加贴近了。在巴洛克时期,专为君王权贵服务的音乐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用途与内涵。歌剧的进一步兴起、音乐出版事业的诞生以及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音乐会开始出现,这些都标志着音乐事业在当时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势头。
  
  艺术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的变革造就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黄金时代,而维也纳这个城市则是古典主义音乐最为肥沃的养料。作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维也纳的艺术氛围享有盛誉。而且维也纳的王公贵族们大多对音乐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且拥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以及属于自己的宫廷乐队。为了能够让自己欣赏到更多悦耳的作品,他们不惜花重金让当时一些有才华的作曲家担任自己乐队的乐长,并且专门为自己创作曲子,当时不少著名的作曲家大多有过受这些王公贵族“荫蔽”的经历。
  
  ●古典主义时期概述
  
  可以这么说,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盛。那么古典主义时期究竟从何时开始算起,又在何时结束呢?一般而言,1750年J·S·巴赫去世之时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而1827年乐圣贝多芬的去世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在这前后不到一百年的岁月中,古典主义风格成为当时艺术的准则以及审美的标尺。
  
  古典主义时期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乐派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初期古典乐派有时候也被称之为后巴洛克时期或者洛可可时期,其代表主要有J·S·巴赫的第二个儿子C·P·E·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以约翰·施塔密茨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以瓦根扎尔和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另一个重要代表则是格鲁克,他生于德国,曾经在意大利和法国学习过音乐,后来定居维也纳。格鲁克以改革歌剧闻名于世,对此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兴盛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可以这么说,初期古典乐派是处于巴洛克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在音乐结构、器乐声乐技巧等方面依然同先前的巴洛克时期十分相似。
  
  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在结构方面,古典主义时期更与巴洛克时期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核心在于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而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崇尚的是复调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典乐派的许多作品更适宜初入门的听众来欣赏的原因,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不像之前的巴洛克音乐那般,往往一个乐章有许多支线。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虽然古典主义在贝多芬去世之后被全新的浪漫主义所更迭,但是这三种重要曲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被越加发扬光大。尤其是交响曲这一全新的曲式,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巨头在短短数十年内,将其成型、完善、壮大。除此以外,奏鸣曲、室内乐以及器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也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乐器之王“钢琴”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成型并被广泛运用的。
  
  ●古典主义时期的三巨头
  
  古代主义时期最为著名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而维也纳古典乐派中最为出名的作曲家则有三位——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并成为“三巨头”。这三位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且互有关联——海顿最年长,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与海顿是相互尊敬的忘年挚友和知音;贝多芬年纪最小,而当他来到维也纳发展之后不久曾拜海顿为师,也参加过比他大14岁的莫扎特举行的一次聚会,在那天莫扎特惊异于贝多芬的才华,而预言将来这个年轻人将有所作为。
  
  海顿生于1732年,于1809年去世,是“三巨头”中寿命最长的,慈祥和蔼的他被人称作“海顿爸爸”。在音乐创作领域,他被誉为“交响曲之父”,一生创作出过一百多部交响曲作品(有编号的就有104部),同时他还是弦乐四重奏这一曲式的缔造者。虽然它并不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但对音乐发展史而言,却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莫扎特,1756年-1791年。在他头上有太多光环,“神童”和“天使”是人们给予他最常用的两个代名词,而他更是音乐学界所公认的作曲天才。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交响曲,最后5-6部被认为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杰作;而他的27首钢琴协奏曲,作为一个整体则是后人无法超越的极高境界;莫扎特的歌剧在当时更是具有极高的声望,并广受欢迎。然而这位音乐天才却在35岁那年因病早逝,即便如此,他所遗留下来的有编号的音乐作品也多达六百多部。
  
  贝多芬,1770年-1827年,他被誉为“乐圣”。九部不朽的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奋斗以及精神境界的写照,而他的许多器乐奏鸣曲、协奏曲、序曲、歌剧等更是一个革命时代的象征。有人说,贝多芬是半个古典主义者、半个浪漫主义者,这是不无道理的,他不能算作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贝多芬更像是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使者,一个音乐风格独特的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7)——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
  
  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巨头中最年长的是Franz Joseph Haydn(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1732-1809),在他72年的人生历程中为我们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海顿著有一百多部交响曲、数百部室内乐作品以及其他形式的协奏曲、歌剧以及宗教音乐等。由于海顿的杰出成就,因此被人们誉为“交响曲之父”,同时也是弦乐四重奏的“准发明家”。又因为其作品往往透着一种长者风范——醇厚、温和而幽默,所以人们喜欢尊称他为“海顿爸爸(Papa Haydn)”。
  
  对于海顿而言,他漫长的一生经历了相当多的坎坷。这位天生拥有美妙嗓音的农家子弟因为与生俱来的兴趣爱好,而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奋斗了数十年。关于作曲家传奇的一生,三言两语是很难说清的,幸好我们在网上找到了有关的文献,将以“海顿的一生”为标题进行连载,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海顿。在我们即将开始的专题中,我们将为您着重介绍海顿104部编号交响曲中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以及著名的协奏曲作品。正如我们前面所讲过的,海顿音乐中那种宽广、温和、幽默的风格是非常容易被入门听众所接受的。但如果您要问,初听海顿先听他的哪一部作品?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的。记得那天在单位值夜班,习惯性的打开收音机,一股清新、流畅而跃动的旋律徐徐从小喇叭中流出,虽然收音机的音质非常差,但音乐中大提琴低沉、醇厚的音色却依然令我十分感动。一时间屋子的空气中充满着古典主义的风韵,跳跃而略带幽默色彩。一曲终了,简直令我如痴如醉,心里不断揣测着这该是谁写的曼妙乐谱。此时传来电台主持人的介绍:“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当时自己只听过海顿著名的交响曲作品,没想到他的大提琴协奏曲却如此令人着迷。第二天,我顾不得疲惫,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古典唱片行,终于买到了录有这部作品的唱片,此后又孜孜不倦地收集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演绎。而这部大提琴协奏曲至今依然令我百听不厌,就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耳边回响的依然是这熟悉却依然令人喜悦的旋律。
  
  海顿一生著有多少部大提琴协奏曲?根据《音乐圣经》上的介绍:在A·V·霍伯肯1979年编辑的《海顿作品目录》中有关条目的解释,应该有五部,另一部无法辨别真伪。在这五部作品中第三号乐谱情况不明,第四和第五号也没有足够的资料能够证明是海顿的作品。而在海顿1809年委托别人编撰的作品目录中也没有标出这些无从考证的大提琴协奏曲,所以能够确认的只有第一号(C大调 编号:Hob.VIIb-1)和第二号(D大调 编号:Hob.VIIb-2)。顺便提一下,海顿作品的编号非常奇怪,其实前缀“Hob.”正是《海顿作品目录》的编者A·V·霍伯姓氏的简写,后面的数字部分则按照不同的曲式分门别类并进行编号。
  
  言归正传,在这硕果仅存的两部大提琴协奏曲中,《C大调第一号协奏曲》直到50多年前才被世人所发掘。这部珍贵的作品在贵族文库与图书馆中足足埋没了将近二百年之久。直到1961年,捷克音乐学者蒲尔克特才在布拉格国立图书馆发现了海顿时期的手抄分谱,之后由科隆的海顿研究所学术主任费达透过谱纸的水印判断,认定此谱为可信度极高的手抄谱,同时进一步确认此曲谱就是海顿所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最终于1962年5月19号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进行了发掘之后的首次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这部《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765-1767年之间,当时正在艾斯特哈萨城堡供职的海顿正是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并且刚刚成为尼古拉亲王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的乐长。因此,这部协奏曲既带有青年海顿明快、优雅、幽默的风格特征,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熟的。同代人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没有写过大提琴协奏曲,所以海顿的这部作品堪称当时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品。
  
  说到这里不妨再谈谈大提琴这件乐器。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它是由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15世纪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我们可以在许多巴洛克作品中听到它的声音,譬如曾经为您介绍过的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号》,其中的主奏乐器就是维奥尔琴。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8世纪的古典主义时期,大提琴已经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差不太多了。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并适合扮演各种角色。其音色浑厚、丰满而温暖,具有醇厚的格调、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相比我们所熟悉的小提琴,大提琴更加“男性化”一些。它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而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在西洋古典音乐发展史上,以大提琴为中心的乐队协奏曲与小提琴协奏曲相比,总体数量要少得多,只有博凯利尼、德沃夏克、圣桑、舒曼、埃尔加和海顿等少数著名作曲家写过。而这其中以海顿的“C大调”与德沃夏克那部无与伦比的“b小调”为代表,堪称最脍炙人口的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其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板,C大调,3/4拍子。这个乐章为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不过总奏与主奏形成尖锐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复奏形式的痕迹;从单调的伴奏音形中可以感觉到巴洛克的余风。而进入总奏以第一主题开始的绚丽的结尾部终结,充分显示了由巴洛克的复现形式进入古典派奏鸣曲形式的协奏曲过渡期结构。整个乐章节奏舒缓,旋律柔美,大提琴表现出低沉、宽广的个性,与作品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是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器呈示的静谧而抒情的乐章。乐曲中充满了优雅的旋律美,显示出海顿在旋律剧作上独具的功力。第三乐章 甚快板,C大调,4/4拍子。这个乐章也是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与保留有巴洛克余风的第一乐章采用几乎相同的结构。全曲与巴洛克协奏曲同样,总奏部分总是简洁地呈示主题,主奏大提琴出现的部分发挥了主奏者的技巧。这个乐章的速度非常之快,要让大提琴疾速如飞起来,对于演奏者的功力确实是一个考验。然而最后出来的效果确实可以令听众为之振奋,实在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感觉,还是留待大家自己体会吧。
  
  相比热情的第一号协奏曲,《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并不知名,但却是绝对不能忽略的。这部作品作于1783年,和C大调协奏曲不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在音乐风格上也有相当大的差别。据说这部作品是为海顿当时供职的艾斯特哈吉乐团中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克拉夫特所写的。整部作品充满着温婉、柔和的气质,显示出海顿温情的一面。
  
  这两部大提琴协奏曲的优秀录音不少,比较突出的有罗斯特罗波维奇、马友友、麦斯基、王健等人的版本。我们特别为您转载QY撰写的《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之版本比较》,从中大家可以了解这些知名版本不同的艺术风格。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18)——海顿交响曲概述及其早期作品
  
  
  海顿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可见他在交响曲创作领域不朽的成就,因此在整个海顿专题中,其交响曲作品将占据很大的篇幅。当然,大部分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渐进性,交响曲同样也不是海顿在一夜之间成就的新概念,而在他之前便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所以在我们全面接触海顿交响曲之前,先花一些时间,来探究一下交响曲的起源以及它缘何能在海顿的笔下发扬光大,然后开始循着作曲家的创作之路,一起来探寻海顿交响曲的魅力。
  
  ●海顿何以成为交响曲之父?
  
  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交响曲起源于序曲以及古典奏鸣曲。其实早在巴洛克时期,当时某些作品中就有交响曲的影子,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的亨德尔宗教清唱剧《弥赛亚》中,便有一段著名的《田园交响曲》。从十八世纪开始,交响曲的发展开始进入蓬勃时期,在海顿之前便有许多作曲家写过数量庞大的交响曲,但这些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如今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原因自然是因为它们的不成熟。
  
  说到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交响曲”一词的概念,在英文中它被称为“symphony”,其实这个词汇来自希腊语“synphone”,意为“一起发出声音”。需要说明的是,在音乐史上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symphony”一词的用法和概念是有所不同的,当时的称谓也比较混乱。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也就是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更迭的年代,交响曲的概念才随着艺术趋势的发展逐渐明晰化。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的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水上音乐》,巴赫的《乐队组曲》等作品,应该算是交响音乐的前身,因为作曲家当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已经用较大规模的乐队编制进行配器,这与“synphone”一词“一起发出声音”的解释是吻合的,不过习惯上我们不将这些巴洛克乐队音乐列入交响曲的范畴,因为在它们在结构上还不符合规范或者说与后来者对交响曲的确切定义有一些不同。
  
  经过了音乐家们不断的探索、创新,在结构上真正趋于完善的交响曲出现在十八世纪初期,到了十八世纪中叶由我们的主人公海顿加以发展完善,开始逐渐显现出光辉。所以海顿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交响曲之父”并非因为他开创了交响曲这一形式,而是因为从他这里开始,交响曲的结构开始趋于完善,并在海顿不懈的努力创作下对后人、同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交响曲得以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古典曲式结构。也正是从海顿开始,交响曲确定了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当然这只是当时大多数作品遵循的普遍规范,包括海顿自己在内,早期他也创作过三个或者五个以上乐章的交响曲,并且结构也并不拘泥于上述的顺序。
  
  音乐学家们评论海顿,说他并不是一个头脑非常敏捷的作曲家,起码与他同时期的天才莫扎特相比,海顿显得有些迟钝。但是他对音乐却无比忠诚,最终天资更高的莫扎特得以成为广受喜爱的人间音乐天使,而海顿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宗师,用一句成语来说便是“勤能补拙”。实际上,莫扎特、贝多芬这两位后生小辈都从海顿这里吸取了很多基础的音乐养料,然后凭借各自的天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惊人成就。交响曲从海顿这里开始走向成熟,而莫扎特与贝多芬则将之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此后的舒伯特、马勒、布鲁克纳、布拉姆斯等人,又沿着前人奋斗的轨迹,写出了一部又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海顿交响曲以及录音唱片概述
  
  海顿一共写了104部有编号的交响曲作品,还有两部以“A”、“B”命名的降B大调交响曲以及一部交响协奏曲。从1757年海顿开始创作第一部交响曲,直至1795年完成最后一部第104号《伦敦交响曲》,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其交响曲分为如下几个创作阶段。海顿的《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757或者1759年,从1761年开始海顿在艾森斯塔特任职,写下了数十首精美的作品,充满着后巴洛克音乐的韵味。接下来是在埃斯泰哈查宫担任乐长时写下的许多交响曲,时值狂飙运动的到来,所以成为海顿创作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在随后的1775年至1784年间,作曲家则致力于歌剧创作当中,这十年间海顿所创作的交响曲在艺术成就上并没有突破。随后从1785年开始,海顿创作出六首著名的《巴黎交响曲》,这是作曲家应巴黎一位热爱音乐的法国贵族要求写下的传世之作;同时期的88-92号交响曲也属于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1791年开始海顿开始了伦敦之旅,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中,他写下了其交响曲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12首《伦敦交响曲》,其中绝大多数至今依然为广大听众所喜爱。需要说明的是,海顿交响曲的编号是相对混乱的,虽然我们可以按照数字编号的大小,大致了解其创作时间的先后,但并非数字越小创作时间就越早。据个例子,海顿的第31号交响曲创作于1765年,而编号靠后的40交响曲却创作于更早的1763年,大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艺术风格上,不同时期的海顿交响曲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这些音乐总是令听众愉快的,其篇幅短小、旋律优美、乐思中充满着幽默睿智,这些都与海顿自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海顿是农家子弟,从小信奉的生活信条是“善良勤奋,并不断地侍奉上帝”,他热爱自己的家庭且为人谦和。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海顿是一个相对自闭的人,所以他往往不受外界的影响,而专心痴迷于自己的小环境。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与世界隔离,周围没有人扰乱我的工作进程,所以我必然成为独特的。”正因为如此,他没有成为莫扎特那样才华横溢、在音乐上处处逢缘的天使,也没有成为贝多芬式的咆哮者与革命者。总体而言,海顿百余首交响曲涵盖了全方位的音乐风格,最早期的作品属于典型的前古典主义,残存着巴洛克的遗风。到了1770以后,海顿的羽翼渐渐开始丰满,最后的作品呈现实验性,丰富了成熟古典乐派的语汇,他从通俗的民间巧技开始,最终抵达艺术的至高境界。音乐在他笔下,摆脱了宫廷的礼节陈规和轻浮嬉戏,成为一种极具个性的表达——奥地利农夫的表达,热爱生活的表达,大自然多姿多彩的表达,其中蕴藏万花筒般的机智、幽默、欢乐和悲愁。海顿从意大利人那里习得形式圆满的美感,从德国人那里得知对位的奥秘,但他始终是一个技艺熟捻、精通艺术的奥地利农夫。
  
  海顿这些动听的交响曲让听众们感到轻松和惬意,几百年以来常演不衰,而数十年来也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录音唱片。最著名的当属匈牙利裔著名指挥家多拉蒂在1971年在DECCA公司录制的《海顿交响曲全集(106首)》,可谓规模宏大,发行CD版后全套共计33碟,这是企鹅三星带花的最佳版本。同时DECCA公司近年来又为著名的古乐指挥家Hogerwood(霍格伍德)录制海顿交响曲,这个版本采用仿古乐团,演奏风格严谨,突出逻辑性。另外比较容易买到,且价格较为低廉的则是NAXOS录制的《海顿交响曲全集》,由不同的指挥家担任指挥,演奏中规中矩,录音也非常不错,同样是较好的选择。而同样不能错过的是,科林.戴维斯指挥荷兰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队指挥12首《伦敦交响曲》,这也是企鹅三星戴花的名演。
  
  ●海顿的早期交响曲作品
  
  海顿在洛可可和善感风格兴盛的前古典时期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早期交响曲有近三十多首。这些作品写作方式源自于保守的奥国传统,将巴洛克形式融入新起的古典风格,优雅风格的模进音型和重复音型的杂烩,以短小的动机拼凑起来,没有明晰的连续进行感。但是,某些慢乐章中出现了一种具有赞美诗般严肃情怀的音调,海顿凭借同样的南方德奥人的交响本能,耐心地着手将华丽风格微小细碎的动机语言组织成具有因果关系和连续性的交响织体。与莫扎特不同的地方,海顿早期的作品不以意大利歌剧序曲为唯一模式,而是以音乐会交响曲型态出现,也有相当数量以四乐章型态出现,排除了模仿歌剧序曲快-慢-快的习惯,此外法式序曲、教堂奏鸣曲的形式也运用于早期交响曲。海顿偏好C.P.E.巴赫的风格,尤其是他大胆而丰富的钢琴奏鸣曲,在海顿脑海里留下的印象一定非常深刻。这些作品对他是一种启示,因为它们对他的本能疑问给予肯定的回答。海顿在这种音乐看到的,不仅是声部写作从学究式复调的侄恬中得到解放,不仅是人造的乐器移植了抒情舞台上富有表现力的人声,而且还看到了音乐创造的最终目标。
  
  学者们把海顿在艾森斯塔特生活的前几年(1761-1765年)划为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海顿一共写了如下十几首交响曲,按照创作时间排列如下:No.6、7、8、9、12、13、40、21、22、23、24、28、29、30、31,还有No.14、16、17、36、72这样几首同样诞生在这一时期,只是时间无法确定。
  
  在海顿到达艾森斯塔特的第一年,也就是1761年,写作了三首标题性的交响曲,分别被命名为《晨》、《午》、《晚》(编号为No.6-No.8),在这些作品中已经完全使用四乐章,规模也较大。玩笑和意外之笔令我们感到分外亲切,其实在早期作品中已经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些作品仍具有嬉游曲的影响,小型室内乐、舞曲风格仍处处可见。甚至有人说这三部作品是“大协奏曲、嬉游曲、组曲和交响曲之间令人惊讶的组合”,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浓重的巴洛克韵味。
  
  1763年的代表作应该是No.13,乐队的规模被进一步扩充了,主要是把法国号的数目增加到四把。乐队规模的加大,也让这部交响曲听起来变得厚重和宏大。1764年,他又以教会奏鸣曲形式的慢乐章为开头写了两部非常精美的作品,其中的No.22《哲学家》更是撼动人心,曲中使用了两支英国管进行独奏。1765年海顿写下了风格迥异的几首交响曲,其中No.29、No.30以及No.31都非常惹人喜爱。No.30标题为《哈里路亚》,它运用了古代复活节哈里路亚格里格圣歌的旋律。而No.31《号角》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狩猎”交响曲,在这首交响曲当中充满了各个声部高难度的独奏,而且整部作品用法国号催人奋进的声音来作前后呼应,充满着浓郁、温馨、热情的意味,而这也是海顿交响音乐中最为可贵的精神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传奇之作 “告别”交响曲
  
  经过了早期创作的经验积累,海顿的交响曲将开始进入一个兴旺的时期,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作曲家写出了一系列惊世骇俗、流芳后世的作品。而第四十五号交响曲“告别(Farewell)”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传奇性的名作。在本篇中,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部作品创作前后的背景故事。
  
  ●狂飙运动的到来
  
  时间停留在1766年,这时的海顿依然在艾森斯塔特尼古劳斯亲王手下任职。就在这一年老乐长的去世,让时年34岁的青年海顿得以从原本助手的位置升任为整支宫廷乐队的领导者。也就是在这年,尼古劳斯亲王决定建设一座庞大而精美的宫殿——艾斯特哈萨宫(也译作“埃斯泰哈查宫”),其中设有一座专为音乐家们建造的居所,因此这里成为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艾森斯塔特宫廷音乐的活动中心,也成为海顿生活工作的地方。
  
  由于老乐长的去世,海顿从这时起不得不承担起前辈遗留下来的任务,谱写教会音乐和宗教弥撒曲。此时的海顿深受贵族的重用,在相对优厚的创作环境下找到了施展自己音乐抱负的理想途径,但他也不得不遵循贵族们的意愿,为宫廷娱乐活动创作歌剧,所以这一阶段海顿的交响曲创作数量明显减少了。好在作曲家对于交响曲这一体裁的热衷显然是非同寻常的,即便在时间非常紧凑的条件下,依然创作出十余首作品。从1766年至1768年间创作的交响曲包括:No.34、No.35、No.59、No.38、No.49、No.58、No.39、No.26以及No.41。
  
  在这些交响曲中并没有涌现出特别知名的作品,不过却反映出海顿创新的作曲思路。当时的奥地利作曲家们开始重视严格的对位形式,在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当中可以鲜明地发掘这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回归。在实践中又进而将严格的对位式织体和古典奏鸣曲结构融合到一起。海顿正是这种融合的始作俑者,在当时创作的几部交响曲中便展现出作曲家这种创新的理念。而这种音乐上的变化,则预示着“狂飙运动”的到来。实际上“狂飙运动”指的是德国文学界的一股新潮流,但由于维也纳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的改变与之相互呼应,所以也被用作来概括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新思潮。海顿显然站在这股潮流的风口浪尖。
  
  ●告别交响曲
  
  我们可以把1766-1770年看作是一个过渡时期。从1770年开始,海顿在交响曲创作上施展出无穷的魅力。评论家们认为,这时候的海顿开始进入真正的创作成熟期,他的天赋被完全挖掘出来,体现出其富丽堂皇且富于想象力的特点。在1770-1774年这五年左右的光阴中,作曲家一共创作了十七部交响曲,其中不乏流传后世的名作,譬如No.44《悼念》、No.45《告别》和No.48《玛丽亚.泰利莎》。这一时期的创作速度以及质量与海顿此后创作的巴黎交响曲集和伦敦交响曲集,一起并称为作曲家交响曲创作领域的三大高峰。在这个阶段创作的作品中,海顿不再以某种被限定的类型和风格来创作交响曲,作曲家完全跳出了创作的局限,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的音乐画面,使得听众得以从这些旋律中展开无穷无尽的遐想空间,体味忧郁、哀伤、愉悦和激昂,同时又始终不失自己一贯的平静、睿智和幽默。在这些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告别交响曲》自然是不能不向大家详细介绍的。
  
  《海顿第45交响曲“告别”》可能是作曲家早期作品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部了,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标题与他的创作背景的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其艺术成就还是它幕后的戏剧性故事,都让这部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前面提到过,海顿的主人尼古劳斯亲王在建造艾斯特哈萨宫的时候为乐手们专门准备了居住场所。而亲王为此则制定了一条不近人情的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1772年夏天,亲王再次拖儿带女来到位于郊外的艾斯特哈萨宫避暑度假,随行的自然包括自己的宫廷乐队。由于有那条律令的存在,所以整个假期多数的乐团乐师们几乎都只能住在宫殿里,无法与自己的家人见面。虽然他们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儿女,但亲王似乎丝毫没有打算离开这里的意思。慑于主人的威严,乐手们又不敢亲自去向亲王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只能求助于乐长海顿。海顿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不能得罪自己的主人尼古劳斯亲王,另一方面又深切体会到自己下属思念家人的情感。结果聪明的海顿灵机一动,便创作出这首著名的《告别交响曲》。
  
  不久之后作品创作完成,采用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在海顿的指挥下全体乐师为亲王演奏这首新作。第一乐章是精神抖擞的快板音乐,接着是是温和宁静的第二乐章和明亮的小步舞曲乐章,但最后的第四乐章却是耐人寻味的。起初是悲切而急速的曲调,但中途却骤然平静下来!音乐的节奏趋于缓慢,且越来越宁静,乐手们按照预先的安排,逐渐离开自己的座位。亲王和在座的观众看着乐师们悲戚的表情只觉得莫名其妙。首先是乐团的第一双簧管和第二法国号乐师把谱架上的蜡烛吹熄,拿着自己的乐器离开了舞台。不一会儿,低音管的团员也退去了,接着第二双簧管、第一法国号和低音提琴也相继默默离去,舞台上越来越冷清。随后大提琴走了,小提琴也跟着退去,中提琴也不见了。最后只剩下两位第一小提琴仍然留在台上,面无表情地用微弱的琴音把最后一段旋律演奏完,然后也吹熄蜡烛离去。舞台终于变得一片寂静,气氛非常凄凉。随后的故事则充满戏剧性,其他观众虽然因此而发愣,可是亲王却了解这首交响曲中所暗示的寓意,他终于明白团员们想早一点回去和家人团聚。他马上到团员休息室,宣布明天大家可以放假回城。第二天,海顿在大伙儿的感激声中,面露笑容,和团员们一起踏上回家的路。他用自己的极具智慧的音乐,赢得了乐师们的尊重,更为后人流传下这样一部独特的交响曲作品。
  
  1799年莱比锡的《普及音乐报》有过这样一段记述:“当乐队演奏员开始熄灭烛光并相继悄然退席时,听众的心都收紧了……,而当最后的小提琴奏出的那微弱的声音终于也消失时,听众深受感动地开始默然散开,好象同他们所欣赏的东西永远告别似的”。德国作曲家舒曼听过这部交响曲的演奏后也写道:“对此谁也笑不出来,因为这绝对不是为消愁解闷而写的”。
  
  这部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 甚快板,升f小调,3/4拍,奏鸣曲形式。以突然出现的全乐队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始。乐句单纯,但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第二乐章 慢板,A大调,3/8拍。这一节奏徐缓的乐章亦为奏鸣曲式。弦乐器静静地演奏出主题旋律,显得沉静而安详。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调(有六个升记号,在当时可以说极为少见)。全乐章在情调上,属于节奏稍快而较复杂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叠的两支法国号奏出,但音乐并不因此而显得粗野,依旧典雅庄重,是这个时期海顿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第四乐章 急板,升f小调,2/2拍,奏鸣曲形式。终乐章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交响曲通常的终乐章形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第二部分为慢板,3/8拍子,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体现出曲名“告别”的含义。第一双簧管与E调的第二法国号首先结束演奏,随后其他乐手也纷纷完成各自的乐段后“偃旗息鼓”。最后十四个小节,由两位第一小提琴来完成,在安静而孤寂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从作品中的某些细枝末节以及总揽这部交响曲的总体格调,不难看出海顿在创作中想方设法用奇妙的调性、旋律和节奏变化来触动亲王的神经,从而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同时期的其他作品
  
  除了《告别》之外,海顿同时期创作的其他作品,诸如No.44、48、60等也是非常动听的,这些曲目我们都会提供试听版本,所以做一个简要地介绍。第44号交响曲原本并没有标题(事实上海顿绝大多数交响曲的标题都是后人根据其创作背景或音乐风格的表现而后定的),但由于在1809年海顿去世后举行的葬礼上,根据作曲家本人生前的遗愿演奏了这部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因此而得名《悼念》。第48号交响曲标题为《玛丽亚.泰利莎》,这是当时几首C大调小号交响曲中非常著名的一首,创作于1773年。这一年奥地利皇后玛丽亚.泰利莎初次造访艾斯特哈萨宫,宫殿主人尼古劳斯亲王自然有一番热烈的欢迎。海顿创作的这首交响曲则是为了迎接仪式专为皇后演奏而写的。
  
  第60号交响曲《Il Distratto》的独特之处在于竟由六个乐章组成。其知名度虽然不如前面几首作品,但在当时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实际上是海顿为瓦尔剧团而作的,1774年这个剧团在艾斯特哈萨宫演出了好几个月,并演出了一部由法国剧作家创作的《心不在焉》的德文版。而海顿则为这部剧作编写了全新的场景配乐,第60号交响曲也就由此诞生,并采用《心不在焉》的意大利语《Il Distratto》作为标题,后人则习惯将这部作品译作《神思恍惚的人》。这部交响曲集成了许多民间曲调,包含有法兰西古风、匈牙利旋律、巴尔干式进行曲以及格里高利圣咏的影子,因此听起来热闹而欢快,也算是这一时期海顿交响曲中的另类之作。
  
  海顿的交响曲创作经过了这一时期的辉煌,必然会走入一个低谷,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低谷?何时再得重新恢复活力?等待下次我们再为大家继续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1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巴黎交响曲与海顿同时期的杰作
  
  
  
  ●歌剧院阴影下的海顿
  
  1775年开始,相比此前的几年,海顿在交响曲创作领域的作品显得乏善可陈。原因很简单,这时候歌剧成为了艾斯特哈萨宫中上演最多的乐种。亲王对于歌剧的热情明显要更高一些,作为仆人的海顿只能不断地为贵族们创作或者改写歌剧作品,甚至还担任起歌剧院的指挥,负责剧院的日常事务以及演出排练等等。繁杂的工作以及并不顺利的生活让海顿感到沉重的压力,但他还是无奈地忍受着,被动地接受着,试图让自己在音乐中找到生活的趣味。这十年中海顿写下的交响曲包括了第53、62至64、66至71、73至81号,而76至81这六部交响曲是在1782-1784年之间集中完成的,由此可见在1775-1782这长达七年的漫长岁月中,海顿仅仅写下了十部交响曲。虽然大多数后辈作曲家一生创作的交响曲都不超过十部,但对于“交响曲之父”海顿而言,这段时间应该算是自己交响曲创作历程中的严冬。
  
  很明显,这个时期的交响曲都是作曲家在极大工作压力下完成的。评论家们认为,这些交响曲在技巧上已经日臻完善,甚至在不少乐章中有妙笔生花的神来之韵,只是在内涵和思想层面上却显得较为肤浅。其中不少作品甚至有明显的拼凑以及借用的嫌疑。最为明显的则是第63号交响曲《罗克梭兰尼》,它实际上是歌剧《三个苏丹后妃》的配乐。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提炼自海顿早先自己创作的一部歌剧《世外桃源》,而终曲乐章则选用了早期一部未编号C大调交响曲的片断,而后来作曲家本人又用一个流行的风格加以取代。同样出现类似问题的还有第53号交响曲,它居然有四种不同版本的终曲乐章!凡此种种,均可见海顿这一时期的不少交响曲显然是在十分仓促的条件下写成的,歌剧院工作的重压,让海顿在交响曲创作领域无所施展。这些作品中并没有涌现出类似《告别》那样,特别辉煌的曲目。
  
  这种窘迫的状况一直到1782年,方才有所改善。在这一年海顿应伦敦出版商的请求,写下了一套三首的第76、77、78交响曲。1783至1784年间,作曲家又写下了另一套交响曲集,编号为第79、80、81号,这些作品此后都被迅速出版。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海顿所创作的交响曲还不能列入他最顶尖的作品行列中,一些客观以及主观的因素,让海顿并没有全情投入交响曲的创作。但1784年一项特殊的邀请,却改变了这一情形,海顿即将迎来全新的创作高峰!
  
  ●巴黎交响曲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海顿的音乐作品逐渐受到了法国听众的关注,颇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1784年,当时巴黎著名的“奥林匹克音乐会乐团”的赞助人之一,拥有显赫地位的法国贵族多尼伯爵,本着对音乐的热忱以及对海顿才华的渴慕,建议乐团指挥圣乔治给海顿写信,要求订购六部交响曲。而这些交响曲同样是乐团乐师们相当渴望得到的。多尼以及圣乔治承诺以每部500法郎的高价购买六部海顿的新作,这对于作曲家而言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要知道此前海顿写下的诸多交响曲,除了供艾斯特哈萨宫的那些贵族们欣赏外,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所以此番来自巴黎的盛情和重酬,自然让作曲家颇为意动,前后六部作品在1785-1786之间的短短两年内迅速写成。
  
  由于是受巴黎贵族邀请而作,这些交响曲的首演自然也在巴黎进行,而后人更将这六首编号从82至87的作品统称为《巴黎交响曲》。这套交响曲的前几场演出在1787年举行,在当时的巴黎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好评,更加确立了海顿在法国听众心目无比崇高的地位,乐评界称这些作品“气质非凡、结构超群,令人惊叹”。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与海顿创作这些作品前细致的准备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巴黎奥林匹克乐团在规模上要远远超过维也纳的乐团,包括海顿手下的宫廷乐团。所以作曲家显然针对大编制乐团做了相当周密的创作计划,毕竟面对更多的乐器,对于作曲家自身的创作能力而言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要知道当时巴黎的奥林匹克音乐会乐团在编制上,小提琴就有四十支,低音提琴也达到十支,管乐编制则是两管到四管,人数近百人,已经与现代的大乐团不相上下了。而演出结果却很成功,由于这六部作品是特别针对大乐队创作的,因此比以前体现出更丰富的音响和音色变化,堪称海顿自身创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次,作曲家仔细调查了巴黎听众的鉴赏标准乃至欣赏品位方面的偏好,在创作中加入了法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以便适应巴黎听众的口味。这些努力加上海顿原本便具备的良好作曲天赋,使得《巴黎交响曲》得以成为作曲家交响曲创作历程上的又一座丰碑,作品睿智、典雅而温馨的格调体现出海顿创新的创作思维以及开阔的音乐视野。
  
  这六首作品的创作顺序与编号并不符合,根据史料研究显示的创作先后序列应该是87、85、83、84、86、82。而可以确定的是,后三曲创作于1786年,而第83和第87号则创作于1785年,剩下的第85号具体日期不祥,但肯定也是在这两年内写成的。六部作品中有三部后人为它们加上并不算十分贴切,也不够形象的标题。C大调的第82号交响曲标题为《熊》,之所以为它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标题是因为在终曲乐章开始的低音部隐约可以听到类似熊吼叫的声音。而G小调的第83号交响曲标题为《母鸡》,因为在这部作品第一乐章第二主题中有类似母鸡啼叫的声响,以此而得名。降B大调的第85号交响曲标题为《皇后》,原因是当时法国皇后在欣赏了奥林匹克音乐会乐团演出的这首作品后,对其深表喜爱,因此出版商即以《皇后》为名发行了这部交响曲。其第二乐章采用了当时巴黎相当流行的浪漫曲《温柔年轻的少女李瑟托》,也是它深得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三首没有标题的作品中,则以D大调的第86号最为出名,甚至被称为整套《巴黎交响曲》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部。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旋律中所体现出的那种一泻千里与畅快淋漓,着实让听众感到无比的轻松、喜悦和欢欣。这个乐章巧妙地融合了奏鸣曲与回旋曲这两种曲式,这一海顿独有的发明正体现出作曲家此时非同凡响的手笔。
  
  由于六首《巴黎交响曲》是海顿十二首《伦敦交响曲》之外最为著名的作品,因此录音版本相当多。而最受推崇的当属奎坎指挥启蒙乐团演奏的版本,由Virgin出版发行,这套录音被认为是《巴黎交响曲》的最佳演绎,企鹅评荐三星带花。而目前较为常见的则是DECCA DOUBLE系列中多拉蒂指挥匈牙利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选自1971年的那套全集。其余值得推荐的还包括PHILIPS的马里纳以及DGG的卡拉扬版本。
  
  ●在艾斯特哈萨的最后五首作品
  
  第88-92号交响曲是海顿在艾斯特哈萨担任宫廷乐长期间写下的最后五部交响曲,处于《巴黎交响曲》以及日后声名远扬的《伦敦交响曲》之间,但大家切莫忽视这些作品的重要性。
  
  第88和89号交响曲是海顿在1787年左右应自己乐团的小提琴手托斯特之约而作,并由这位托斯特先生带往巴黎并出版。实际上第88号交响曲丝毫不逊色于海顿先前所写的六部作品,同样深受听众们的广泛喜爱。这部交响曲一大特色就在于有一段类似苏格兰风笛效果的弦乐三重奏,同时其慢板乐章在小号与鼓的应用上也体现出海顿的独到之处。而其动人的终曲乐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构思极为细密,音响效果也很辉煌。与前面提到的第86交响曲第四乐章一样,第88交响曲的终曲也是一首回旋奏鸣曲,而且同样是精神抖擞的快板,但后者显然在技巧上更加纯属,海顿说这是献给对理智和美两者结合情有独钟的维也纳人的一首颂歌。另一首第89交响曲,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其冷静、克制的旋律和结构与第88交响曲热情奔放的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第89交响曲显出一份冷艳之美。
  
  1788年,曾经约作曲家创作《巴黎交响曲》的法国贵族多尼伯爵再次写信给海顿,想让他再为自己和奥林匹克乐团写三首交响曲。而令海顿头疼的是,此前他已经答应了来自德国南部的华勒斯坦亲王,为他和他的乐团创作三首交响曲。海顿便将此后创作的第90、91、92三部交响曲,分别献给了多尼以及亲王。在这三部作品中,以第92交响曲最为出色也最为知名,这部标题为《牛津》的交响曲颇有来历。1791年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决定授予当时红遍欧洲的作曲家海顿音乐博士的头衔,海顿为了表示感谢,便带着第92交响曲前赴伦敦向校方致谢。当年7月在谢尔顿尼安剧院连续举行了三场音乐会,海顿亲自指挥演奏了这部交响曲,因此得名。当然《牛津交响曲》之所以受人欢迎,决不是因为这个特别的标题,而是它令人心驰神往的音乐表现力。有专家评说这部作品是海顿对自己早先交响曲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全面体现出海顿的辉煌造诣,甚至说这部作品是“白玉无暇”、“天国般圣洁”。
  
  1790年,海顿的主人尼古劳斯亲王去世了,作曲家总算得到了更多的行动自由,而机缘巧合下海顿即将去往新的国度,在那里他将向自己交响曲创作的巅峰迈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非必要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分享我的生活 kltx.vip ( 京ICP备2022033851号-1 )

GMT+8, 2025-1-18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